公安派出所,作为警务工作的最前沿,必须要以讲政治为前提,紧密把握当前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有力契机,深化“主力军”意识,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主动投身调查研究之中,变丰富基层实践势能为实战动能。
树立正确态度,有“不冲突”的预判,做到“边研究、边实战”。对派出所来说,调查研究不是增负的“花架子”,与自身工作并不冲突。调查研究寓于基层警务实战才能开花结果,基层警务实战依托调查研究才能提升质效。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调有所得、查出实情、研获所需、究得实效。同时,还要树立“调查研究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将调研融入日常,形成一种习惯。
坚持实事求是,有“不回避”的主动,做到“找问题、找根源”。派出所在调查研究中,要不回避自身短板,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勇于复盘“负面”案例,敢于“解剖麻雀”找病根,进而制定针对性措施杜绝同类问题再发生。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提升所内全警参与度,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的结构优势和对新旧事物感知掌控的能力,在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提升全警职业荣誉感,反哺队伍建设。要不回避辖区实际,不能“视而不见”“见怪不怪”,更不能先入为主,用自己预设的观点去找例证。要通过调查研究,真正摸准摸透辖区基础工作的痛点和难点。
站稳人民立场,有“不嫌小”的理念,做到“筑民心、筑根基”。对派出所来说,要盯“小事”,有“事虽小但关乎民生”的价值判断和“路虽远行则将至”的行动逻辑,将“解决群众的一件小事”作为调查研究的基础抓手。要化解“小矛盾”,对邻里、物业、行车等“小矛盾”,要有“防极端”的风险意识,发挥好社区警务优势做好调处,确保矛盾不出属地、不上交。
不断总结经验,有“不务虚”的举措,做到“解难题、解包袱”。派出所在调查研究中,要讲“过程”,不求“大而空”,应抓“小而实”,总结好辖区“块”上具体的经验,以此诠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要找“答案”,在现有警力条件下,对“派出所主防”这一新课题,对基层警务工作中的处置难题,要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传统手段,想方设法找到解决之法。“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要治“未病”,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跳出派出所看派出所、跳出公安看公安,找到与其他部门形成合力的最佳契合点,扭转“追着问题跑”的被动。
(作者系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民警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