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6120名网格员、3万名微网格联络员和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开展覆盖全市、持续百日的防范电诈“敲门行动”
以张贴一套宣传海报、开展一轮问卷调查、发放一份宣传资料、进行一次预警宣防、征集一回意见建议的“五个一”举措,推动群众真知晓、不受骗
今年2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全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进网格动员大会,由市委平安扬州建设领导小组动员全市6120名网格员、3万名微网格联络员和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开展覆盖全市、持续百日的防范电诈“敲门行动”。
截至目前,扬州市公安局敲门入户130万户、316万人,入户率达87%;全市电诈案件立案数环比下降5.7%,损失数下降20.8%。
今年以来,扬州市公安局以全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敲门行动”为牵引,统筹推进打防管治建宣各项措施,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全力以赴压发案、控大案、降损失,取得阶段性成效。
敲门入户造氛围,提高反诈知晓率
“您好,我是民警何炎,这次上门是想和您聊聊反诈知识。”6月1日,扬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何炎和新盛派出所社区民警,以及当地网红达人“白羊君”一起,敲开了辖区群众家门,向群众讲解反诈知识,开展防骗提醒,发放宣传资料。
何炎介绍,扬州市公安局把“敲门行动”作为公安机关融入全市“精网微格”总体布局的有效载体,推行“1名社区民警辅警+1名网格员+1名平安志愿者”的敲门走访形式,确保全市社区民警辅警、预警劝阻员全过程参与。
他们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标准推进防范电诈“敲门行动”,营造“全民反诈、扬城无诈”浓厚氛围。改变以往单一宣传方式,精心设计反诈宣传“敲门套餐”,明确张贴一套宣传海报、开展一轮问卷调查、发放一份宣传资料、进行一次预警宣防、征集一回意见建议的“五个一”举措,确保以真宣真问推动群众真知晓、不受骗。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张贴宣传海报9.2万余张,开展问卷调查157万人次,发放《反诈宣传倡议书》198.6万份,征集意见建议1万余条。
4月15日,在开展防范电诈“敲门行动”时,民警“敲”出了电诈帮凶,抓获了为诈骗团伙洗钱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经查实,李某通过一名办卡中介介绍,办理了多张银行卡为诈骗团伙洗钱。
预警劝阻防案件,压降群众被骗率
“你区王某已向涉诈账户转账23万元,请及时预警。”5月16日,扬州市公安局广陵分局接到资金预警指令,反诈民警高超立即开展见面劝阻工作。
高超了解到,王某5月初添加陌生微信好友并网恋,对方自称“外汇管理局”工作人员并推荐其下载一款App投资理财。高超揭穿骗局并立即止付王某卡里的40余万元,并开展反诈教育,避免了王某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制定预警劝阻工作细则、出台精准预警劝阻宣防工作规范……在建优预警劝阻专项机制的同时,扬州市公安局建强预警宣防专职队伍,把精准预警劝阻工作与防范电诈“敲门行动”有机结合,在拓展宣传覆盖面的同时提升防范精准性,有力实现控大案、降损失。率先组建382人的市、县、派出所三级预警宣防专职队伍,广陵、江都、邗江等预警指令较多的分局专门成立实体化预警专班,切实强化上下联动、整体作战,确保每一条电诈预警指令、每一项反诈宣传措施落实到位、落细到人。
同时,扬州市反诈中心自主研发集接警处置、预警劝阻、研判侦查等功能于一体的“扬州反诈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在推动接警处置、指令下发、研判预警等扁平化、信息化的同时,实现资金流向图一键生成,有力提升涉诈资金查控串并工作效能。
严打整治起攻势,增强破案攻坚力
3月,扬州市反诈中心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利用VOIP设备拨打诈骗电话,细致研判后,组织警力在安徽、河南和扬州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摧毁一个为境外上线拨打诈骗电话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
预防宣传的同时,扬州市公安局坚持打防结合、边防边打,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重拳、下重手,立足“市县主战”实战化职能体系改革要求,建立“市级主研、县级主办”作战机制,市反诈中心对大要案件、高发类案进行深度研判,全量承担全市电诈案件网络流解析及资金查控工作,直接形成研判成果、线索。
扬州公安把打击整治“两卡”违法犯罪作为打击涉诈黑灰产的主攻方向,构建研判、打击、整治闭环机制,坚决铲除滋生土壤。同时,与银行部门建立通报整治机制,推动标本兼治,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