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杨甜甜,男,汉族,32岁,2014年,河南警察学院毕业分配到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公安局朱集派出所从事社区工作至今。入警八年来,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扎根农村基层一线,兢兢业业、履职尽责从事着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排查化解矛盾等多项工作。由于长年和辖区群众打成一片,深得辖区群众的喜欢和爱戴,辖区群众都习惯性的叫他“村儿警”。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市区级“先进工作个人”6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个人嘉奖1次。
“干不干?”“干!一定要好好干!”“拼不拼?”“拼!一定拼出个样子!”这是周口市淮阳区公安局朱集派出所大雷楼行政村“村儿警”杨甜甜2022年度工作总结里“2023年度工作规划”里的一句话。笔者好奇翻看了他前三年的“年度规划”,截止去年底,目标任务都已全部实现!他是怎么做到的?2月12日,笔者走近了“村儿警”杨甜甜,对他的工作一探究竟。
入户走访。
“工作先进”目标实现!
据了解,2014年起,河南省创新推出“一村(格)一警”战略,经过6年的发展完善,现已建起覆盖全省各个村庄、城市网格的新型警务模式。周口市公安机关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动“一村(格)一警”战略,淮阳区朱集派出所的"村儿警"杨甜甜就是全市“一村(格)一警”的一个代表。
“只要工作没私心,咱啥也不要怕!2020年,好好工作,把工作做到前边再说。”三年前,依照“一村(格)一警”的实施方案,按照惯例,杨甜甜向派出所党支部递交了一份年度工作总结,总结最后一部分是“新年度工作规划”,规划中杨甜甜这样写到:作为一名基层民警,今年一定要脚踏实地好好工作,争取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回忆起当年杨甜甜写总结时的情形,派出所所长胡建华胡所长说:那年,所里通知大家交个人工作总结后,杨甜甜直接从办公抽屉里取出一份“成品”,仔细阅读后,简单修改几个字后便交给了自己。原来,在全市“一村(格)一警”战略实施后,杨甜甜就下定决心好好干,他每年年度工作一结束,就趁热打铁,尽快把年度总结写好,尤其在“新年度规划”部分更是用心,把自己对下一年的期望写进规划,来年按照“规划”有板有眼地一一落实好。
杨甜甜工作起来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平时干起活来象个“老黄牛”,任劳任怨。反诈宣传工作是派出所基层基础性工作,杨甜甜针对辖区老年人心理防范意识不强,辨别能力弱等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间断、多渠道、用心用脑用情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他广泛发动有文化的群众志愿当“反诈宣传”信息员,入户走访宣传,设身处地,现场讲解如何分辩预防电信诈骗,并通上级通报的真实案例提醒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最终实现了辖区警民共治共建三年无刑事电诈警情的工作目标,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称赞。
“顺利实现“工作先进”目标,要给自己再加把油。”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如杨甜甜2020年总结里所说,2021年初,杨甜甜因基层工作成绩突出,被周口市公安局评为“2022年度基层基础性工作先进个人”。获得年度工作先进个人,不是杨甜甜的工作目标,而是工作的新起点。
“获得‘先进个人’的荣誉,使我深感自豪,倍受鼓舞。感谢领导同事的关心支持,能让我获此殊荣。我认为这并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身边同事一起努力的成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儿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对得起单位给我的荣誉。”提起这次荣获“先进工作个人”荣誉称号,杨甜甜激动地说。
成功调解村民矛盾。
“零发案村”目标实现!
“作为‘一村(格)一警’的“村儿警”,要打造大雷楼行政村成为‘零发案村’的‘样板村’,让其他村庄学有榜样,同事做有标杆!”杨甜甜在2021年年度规划中说,只要村儿警真正能扎根基层,村民就会更有安全感,大雷楼“零发案村”也会实现。事实上他也做到了,目前大雷楼这个“零发案村”好人多,好事多; 纠纷少,矛盾少;秩序好,民风正,年年“零发案”。
这些变化,是村儿警杨甜甜善动脑勤跑腿的结果。平时,村民的好多事都找他,外出打工的、小孩上学的、在家养老的……他天天呆在村里,在村里安了营扎了寨。他在这里人熟、地熟、情况熟,从而更好地维护秩序、控制发案,让辖区平安没死角,让辖区村民更有安全感。
在他的倡议下,由民警、村干部、邻里和德高望重的长辈组成的“调解小组”村村都有。很多时候,本来剑拔弩张的矛盾双发经过他们的调解,都能很快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调解小组”的出现,保证了及时妥善解决问题,让矛盾纠纷在村民谈笑间得以化解,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前不久,杨甜甜在走访辖区群众时,得知村民朱某某与村民邢某某等十多家因居住出路问题发生纠纷。原因是邢某某等十多家住在朱某某家南面,由于历史原因,这十多家的出路往南是大田地,只能往北走通过朱某某的宅基地上。先前朱某某因宅基地大没砌院墙、盖房子,大家都没在意这会事儿。如今,朱某某孩子大了,要在宅基地上盖大房子,这样住南边的邢某某等十多家住户也就没了出路,就坚决不让朱某某盖房、砌院墙,双方一直僵持多年。
杨甜甜了解情况后,立即来到朱某某家了解详情,他语重心长劝导:大家都是邻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你需要盖房子是有你的难处,都能理解。他们出路太窄,种田耕地的农用车辆都过不去,也是实事。大家各退一步,让他们给你点补偿,你给他们留点路怎么样?起初朱某某无论如何不同意。杨甜甜又请来了村长、长辈、邻居等“调解小组”成员,大家共同商讨,相互劝解,最终敲定方案。朱某某同意让出一点宅基地将路扩宽,邢某某等十多家不再阻止朱某某砌墙盖房,并给予朱某某适当补偿。在杨甜甜的见证下,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如今,朱某某停工多年的宅基地终于砌了院墙,盖上了楼房,他专门送来锦旗感谢杨甜甜。
今年以来,杨甜甜共排查辖区群众矛盾纠纷12起,化解12起,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走访 7个村小组、650余户、240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83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条,处理民事警情26起,没有一起转化为案件,大雷楼村成了名副其实的“零发案”村。大雷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雷锟说,“‘一村(格)一警’就是好,我们村治安好的很,很多家晚上都不用锁门,村民根本不用担心东西被偷,基本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一年一年又一年,这里年年‘零发案’。大雷楼村矛盾少、秩序好,邻里和谐相处,当地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村儿警”带来的安全感。
和村民一起过平安年。
“建一流警务室”目标实现!
2月12日上午,笔者跟随派出所长胡建华来到辖区大雷楼村。虽然春节刚过,大红的春联和喜庆的灯笼仍在洋溢着节日的气息,村头一角还唱着大戏,戏台上横幅打着“XXX豫剧团”,看戏的村民们时不时地喝彩欢呼。穿过一排排统一规划建造的二层中式楼房,不一会来到了村里正中央,一个标致的四合院,门口挂着“大雷楼警务室”的牌子。
推进“‘一村(格)一警’战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打造‘一流警务室’,助力创建平安村。民辅警前置基层一线,‘零距离’为民服务,“全时空”守护平安,把警务室建设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杨甜甜在2022年年度规划中说,每一个“小目标”就是一个小台阶,多个小目标的实现,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就上了一个大台阶。
面对采访,他畅谈自己的梦想。把大雷楼警务室建成一流警务室,是淮阳区公安局落实“一村(格)一警”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杨甜甜“2022年年度工作规划”目标实现最好的见证。
工作中,他依托警务室建设,以“夯实基层治安防范基础、打造平安幸福村庄、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为目标,高标准建设、规范化运行警务室,助推“一村(格)一警”落地落实,把治安防范、矛盾化解、服务群众、护航农业生产等工作前置到群众身边。近三年来,辖区违法犯罪报警数、发案数同比明显下降,其中,大雷楼村年年实现治安、刑事案件“零发案”,村民安全感达100%。
“一流警务室”以点带面,“零距离”服务,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村儿警扎根基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走访入户,排查化矛盾纠纷。杨甜甜坦言,“是‘一村(格)一警’工作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年年写总结都有新的规划和新的目标。目标明确,领导支持,群众配合,再加上我的个人努力,规划最终都能得以实现。”
为校准“年度工作规划”的航向,每年年初,杨甜甜都认真研读学习上年度全国优秀基层派出所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再结合自己辖区“一村(格)一警”方案,制订出他本年要实现的平安建设的工作目标,并采取化整为零、步步为营的方式,将这个“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小目标”,以年为限,到年底全部实现,最终达到积小成为大成的预期效果。
“桌子上的这一摞摞文件,都是‘一村(格)一警’的材料和规划,都是我们的民警一笔一画,用自己的心血写出来的,承载着我们基层民警的梦想,也包括杨甜甜。”在警务室里,所长胡建华对笔者这样说。
“梦想虽然美好,实干才能实现。”杨甜甜对笔者说,为了让自己的“年度工作规划”落到实处,每次写之前,他在心中反复琢磨,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方法都搬过来,但是结合实际,去掉了不符合辖区实际的部分,同时也改进了一些他认为能做的更好的部分。每个季度,他还梳理年度工作规划的落实情况,对未达预定目标的部分,他都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调整,然后加压奋进,争取如期实现目标。
“山再高,向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勇往直前终会到达。”在2023年新年度工作规划的结尾,杨甜甜写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奋斗下去,扎根基层,当好村儿警,全力实现“一村(格)一警”所期望达到的为民服务的目标,让辖区群众真正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