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掌握了解辖区的矛盾纠纷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处置,二程派出所因地制宜开展“指尖警务”,尝试“群管万家”机制进行排查矛盾纠纷。所里8名民警、辅警分片包村,每人负责4个村,每人印制工作名片一千张,名片上有包村民警辅警的基本信息,广泛下发至村民手中,并建群入圈,以最直接的方式与广大群众进行互动,做到及时掌握,及时沟通,及时疏导。
为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二程派出所还联合镇平安办、司法所、法庭、村警及民间乡贤人士,组建5+N调解委员会,利用村警人熟、地熟、事熟的有利条件,对辖区最不放心的人、最不托底的事开展综合研判,将矛盾和积怨进行有效疏通。
去年8月,桐柏集村成立中心警务室。由一名副所长带领两名村警常驻,最大限度发挥村警变身“和事佬”的特殊化解效能,达到真心实意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
今年4月5日,村警吴昌安在工作中获悉,姜牌村村民吴某和王某因琐事发生口角,言语激烈有肢体冲突,村支两委多次组织调解都没有结果,双方矛盾日趋尖锐,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二程派出所民警立即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调解。经多方协商数次调解,吴某和王某两家进行了和解,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为了提高村警的责任心,派出所还不定期对村警工作进行严格督查,重点督查村警到位情况、群众对村警的认知率、村警联系电话畅通率、群众对村警的满意度、工作台账落实情况等,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研判、每半年一考评、年终进行总评,将村警的收入跟工作绩效挂钩,激发村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大显身手”二程派出所教导员朱怡介绍。
据了解,2022年,二程派出所5+N调解委员会已调解各类土地、邻里、家庭、情感纠纷200余件,成功调解率高达99.7%,这些矛盾纠纷大多数是村警们在走村串户中发现的,能单独调好的,村警们迅速进行调解,不能调解的,及时向调解委员会汇报,较好的实现了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工作要求,为实现辖区平安不出事的工作目标提供了关键支撑。
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还发现,由于辖区居家老年群众居多,有的老人办理的各类证件长达几个月没有领取。为此,经过层层筛选,派出所在各村吸收了一批业务精干、认真负责的“红色义务代办员”,专门为老人们送证上门,代办业务,真正把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时代警务要求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