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部的关岭县境内,山高谷深峰连峰。
清晨时分,浓雾弥漫,贵阳铁路公安处安顺西车站派出所副所长段湧已经驾车从沪昆高铁关岭站出发,穿过顶云新城区,沿着320国道前往沙营镇养牛村。
段湧和胡友平徒步穿过草丛、走上山头开展巡查。吴志伟摄
“高铁站建在顶云乡,名字确实很形象,车就像开到了云里。”盘山公路蜿蜒在起伏绵延的山体间,800至1500米的海拔高度落差大,起雾时能见度不到5米,段湧必须控制好车速,“每年早春,有一半时间都是这种‘米汤雾’,全天不散,要小心开。”
一路上,从国道转省道,再从县乡公路转通村水泥路,30多公里的路程用了一个多小时,段湧最终抵达养牛村,在家等候的胡友平迎了上来。
51岁的胡友平是养牛村村民,多年前,胡友平得知将有一条高速铁路从距离家门口不到400米处穿过。他在欣喜之余,发挥自己熟悉当地环境的优势,经常主动为铁路建设部门的测绘等工作提供帮助。
段湧和胡友平进行巡查。吴志伟摄
2016年,沪昆高铁贵州西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段湧和战友们来到关岭开展工作。当大家发现胡友平和妻子朱仲燕特别热心负责、在邻里间很有威望时,便积极协调铁路部门招聘他们为线路巡防队员,配合民警在128号岗亭开展相关工作,奔走在高铁沿线,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2010年-2016年的6年建设,才能换来8秒飞驰,这桥上的8秒要靠更多的8小时、8个月、8年去守护。”为保证线路运行安全,段湧和派出所的同事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经常带着胡友平一道去大桥附近巡查,遇到春运客流高峰或春夏雨水多容易山体滑坡的季节,频率就更多了。
段湧和胡友平进行巡查。吴志伟摄
从128号岗亭出发去北盘江特大桥,还有40分钟的山路车程。途中每遇到烧荒的村民,段湧都要停下车耐心劝导宣传,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在他眼里却很重要:“春耕季节,当地老百姓还是有焚烧秸秆的习惯,不仅要提示他们做好森林防火,一旦烟雾太大,很容易因视线不佳逼停高铁列车,引发事故。”
车辆行至大桥一侧山顶的空地处,段湧和胡友平徒步穿过草丛,向半山腰的桥头方向走去。
铁制便桥风很大,站稳都不是一件易事,两人一边抓紧栏杆一边慢慢前行。吴志伟摄
“直到去年,我们往返山顶和桥头都要爬岩壁石头,两岸地势陡,有的地方坡度达到70度,还是比较危险,现在有了这个便桥,方便很多。”当季,峡谷的风力达到25米/秒,相当于10级狂风,在铁桥上站稳都不是一件易事,他们一边抓紧栏杆一边慢慢前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行至桥隧相连处,两人将周边的塑料薄膜、破旧衣物捡到一起捆扎好,准备回程时带走,避免被大风吹到线路设备上:“高铁接触网电压高达2.7万伏,一旦有异物侵扰很容易发生短路跳闸或其他故障,危害列车运行安全。”
铁制便桥风很大,站稳都不是一件易事,两人一边抓紧栏杆一边慢慢前行。吴志伟摄
一前一后,边走边看。“经常是桥东日出桥西雨,雨水雾气酸性大,东西更容易腐锈破损。”由于这里的铁路设施设备常年处在干湿循环、温差变化、酸雨较多的峡谷环境中,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一遍防护网、栅栏和各类锁闭设备,通报铁路工务部门及时维修更换,避免发生行人和牲畜动物入网的情况。
所有安全隐患排查完毕,已是下午时分。段湧和胡友平站在山岗处,面朝峡谷,夕阳洒金,远山如黛,江水清澄。两人说话间,一列列高铁动车陆续从大桥上飞驰而过,将一个“流动的中国”投影在青山绿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