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机关聚焦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目标,突出“派出所主防”职能,落实主防责任,关口前移强化治安要素源头管控,立体化构筑治安“桥头堡”,推进基层社会平安建设和善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
固本强基,用保障有力营造干事创业环境
曾经的册亨县公安局八渡派出所,夏季气温常在39.0~41.0℃之间,全所没有空调,大家大汗淋漓,都说“习惯了”;电脑陈旧,反应迟钝,办理身份证、登记户口等业务办理效率低,大家都说“没办法”;没有专门的厨房,也没有洗衣房、浴室,大家都说“将就吧”……
困难怎么解决?黔西南公安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维护辖区稳定、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和紧密融合,创新构建“1+9+N”基层党建标准化模式,开展“党建约谈·警务培训”和“党建+警务”双融双促活动,对标对表公安部新时代派出所建设实施意见,聚焦问题想办法,不畏难、不退缩,勇于担当,敢闯新路,上下同欲、久久为功,动态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和难点——
始终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把新时代派出所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地落实,通过全面推行派出所“7198”标准化和派出所“两房”建设,新建迁建所20个,改造危房所38个,全州无房所、危房所成功“清零”,派出所民警、辅警办公办案和备勤休息条件大幅改善。
为派出所配备车辆1505辆、处警办案民警100%配备4G图传执法记录仪、4G定位对讲机、移动警务终端,单警装备八大件。在132个户籍派出所打造了小视频会议室、小健身房、小阅览室、小心理舒缓室、小食堂、小洗衣房、小浴室、警营文化墙,为派出所民警辅警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坚持在政治待遇、荣誉评授方面向派出所倾斜,黔西南公安开展派出所长“三能”“三会”和民警“七清七铁”练兵评比,评选表彰9名“三能派出所所长”“七清七铁民警”各9名,推树2名所长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1名所长获评“全省最美基层民警”荣誉,提拔9名优秀派出所所长担任分管治安局领导,9名派出所所长担任治安大队长,141名经验丰富的社区(驻村)民警担任派出所领导,激发基层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
现在的八渡派出所,早已用上了新建的营房,新的办公设备、空调、视频会议室及值班备勤用房十分规范,阅览室、食堂、洗衣房、浴室等一应俱全,民警辅警还在营房周围培土种花草、种蔬菜……“我们现在的环境比家里还安逸,完全不将就。”民警杜正胜十分满意地说。
在春暖花开的普安县,淅淅沥沥的细雨仍让人不禁打寒颤,站在“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青山派出所门口的民警吴正平,感受跟杜正胜很相似,心中有温暖。
忆起从警之初,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曾让吴正平心里直叫苦。当年大家休息都是挤小床、挤办公室的沙发,和现在宽敞明亮的值班备勤休息用房、设施一应俱全的新时代派出所形成鲜明对比,他不由得感叹道:“不做出点成绩,都有愧于头顶熠熠生辉的警徽!”
锐意改革,推行“中心所”机制提质增效
黔西南公安于2021年9月率先在全省启动“中心所”试点改革,优化整合人口少、治安好和发案较少的农村派出所警力,下沉机关警力454人,警力同比增长31.96%,真正充实了情报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一室两队”力量,破解了以往警力匮乏、分散作战、忙闲不均等问题。
目前,全州132个户籍派出所中,有34个派出所警力已优化整合到23个“中心所”,通过“18445”模式高效规范运行——
“1”建设,在中心集镇设立一个中心所;“8”整合,整合农村派出所原有领导班子、警务力量、情报指挥、警情处置、报表系统、会议系统、综合考评、警务装备;“4”保留,被整合警力的派出所保留编制机构、服务窗口、社区警务职能和办公场所;“4”下沉,机关民警和特警、刑警、交警按需下沉到中心所;“5”夯实,夯实集市警务、村寨警务、执法办案、情报指挥、应急业务,强化警力集结和风险干预,提高了城乡见警率和管事率。
“警力优化整合后,机关还下沉27名警力充实基层,助力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提高15%,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26.09%,一般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5.3%。”贞丰县公安局北盘江中心所所长赵健说,“以前开展村寨警务、集市警务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已实现常态化开展。”
黔西南公安还将部分农村派出所解放出来的警力调配到城区派出所,实现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与警情发案量相匹配。同时严格实行派出所工作“九个规范”“八个促进”制度,聚焦街面、商圈、场所、村寨、集市、校园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城乡社区“1+10”警务和“夜间警务”,并在全省率先打造运行87个派出所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多管齐下实现“三提升”。
——社区民警80%的时间沉入社区和村寨,编配“一村一警一辅一警务助理”开展基础工作,2022年以来,“一标三实”和人口基础数据维护率同比上升84.67%,基础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强化乡镇赶集日巡逻防控服务工作和日常村寨巡逻,2022年以来辖区警情、刑事立案、行政案件、亡人交通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1.65%、7.35%、15.47%、47.69%,派出所“防”的能力明显提升。
——做实警情分析研判,严格执行接处警和执法执勤工作规范,2022年以来刑事破案同比上升26.91%,110警情信息反馈合格率从91.17%上升到99.56%,执法办案水平和业务质量明显提升。
推行“中心所”,壮大“城区所”,黔西南公安建立完善了与新型城乡社区治理相适应的警务机制,有效提高了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警务前移,让社会治安防控支点更加务实
黔西南公安全面实施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运行“156”工作模式,打造一个以情报指挥岗+街面务站、110快反队等力量构成的最小作战单元,规范建用一体、警情处置、数据赋能、情报研判断、执法巡查五项工作,推进实战指挥、大数据、云搜索、平安黔哨、微警务与应急广播六类平台综合应用,实现后方支撑力量、情报研判、前方处置力量协调联动“情指行”一体化。
为此,全州城区派出所打造了10个“7×24小时”多功能街面警务站、匹配18支专职110快反队,为乡镇派出所匹配73支轮值110快反队。这些警力在各个治安防控体系支点上强化巡逻防控、独立处置各类基本级警情、先期处置各类违法犯罪和重大突发状况,成效显著。
2022年至今,全州110快反队共靠前快速接处有效警情19万余起,城区警情5分钟内到达率从31.80%提升至88.04%。
靠前指挥、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有警处警、无警巡逻,“街面警务站+110快反队”高质量运行,截止3月25日,全州街面警务站受理业务及自助服务2.15万余次,各类风险隐患处置率达99.99%、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9.98%,真正实现出警更快、服务更近、效率更高。
在贞丰县,街面警务站已成为群众就近报警求助的第一选择。3月6日,小杨的父母看到儿子留下的这张字条后,立即到就近的该县珉谷派出所珉城警务站,称自己的儿子离家出走后生死不明。
珉城警务站民警张义茌立即调派“110快反队”排查,很快在一栋商业楼天台护栏处找到了小杨,意欲跳楼。民警好言相劝,与小杨的姐姐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将小杨劝解下楼去,一家人感激万分。
就近报警求助和快速处置的案例还有很多。10个街面警务站依托街面巡防治安管控信息指挥系统,强化了点对点、可视化指挥调度和精准布控、智能查控。其他29个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114个社区警务室、986个农村警务室同样实体运行,为提高派出所快速反应能力、社会面控制力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有效处置各类警情3.66万余起,带给群众满满的安全感。
另外,各城区派出所街面警务站还打造了人工业务窗口和自助服务大厅,标配了驾驶证自助制证机、出入境自助拍照受理一体机、居民身份证自助取证机,身份证补换、户籍登记与迁移、驾驶证补换领服务“不打烊”。还备有失物招领柜及雨伞架,寻人找物、避雨歇脚、充电借物不在话下。街面警务站真正打通了便民利民“最后一米”,提高了公安机关服务效能。
数智群防,构筑城乡一体“平安前哨”
村民杨某养殖的鸡被路过的车辆碾压,他将“平安黔哨”拍摄到的涉事车辆视频发到“微警务群”,安龙县公安局笃山中心派出所龙山警务室帮助找到车主,杨某获赔120元。这件事的圆满处理,前后不到一个小时。
民生警务“指尖办”,是“情指行”一体化的有效载体之一。黔西南州各派出所按民警、辅警、警务助理分层级组建5030个“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群成员达70.66万人,他们直接@派出所民警,社情民意零延迟,保障民生零距离,高效的网格化、信息化管理让民警对居民需求及时反应。
全州派出所通过“微警务群”共推送相关业务办理提示2.7万余次,收到各类咨询服务10.9万余次,解答疑惑问题10.9万余次。收到群内成员上报各类安全隐患300余处,处置整改300余处。通过微警务群聊信息发现各类矛盾纠纷270余起,100%实现了及时介入处置。
让数智赋能为平安加码,除了“微警务”,还有“平安黔哨”。2021年,黔西南公安与贵州移动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提升派出所辖区商铺和背街小巷、自建房、学校、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公共视频覆盖率。
老百姓安居乐业,是最大的民生,有“平安黔哨”守护,也有群防群治“前哨”给予更多加持和保障。在黔西南州9县(市、新区),数智“大喇叭”同样担当起平安创建的“前哨”。在乡村,“村村通”广播早中晚循环播放;在城区,应急广播“声”入人心。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文体广电部门授权公安派出所通过综合指挥平台和所长手机开展常态化播报。
“骑车戴头盔,不要超载!”“不明链接别点开,不听不信不转账!”“大风天气,请大家注意防范森林火灾,家火野火一起防!”……“大喇叭”里播报的或是普通话,或是布依语或苗语,群众听得明白。
“这种宣传挺好的!我们家里人都骑电动车,时刻记得遵守交规。”义龙新区顶效火车站沿街店铺的老板姚师傅说。
如今,黔西南州各公安派出所通过州县两级应急广播大喇叭平台的141个乡镇(街道)平台、1292个村(社区)级平台、55000余支农村应急广播大喇叭,实现了对160余万人民群众的平安法治宣传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