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面积2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万人,流动人口5万余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公安局富民派出所辖区聚城区、坝区、山区为一体,随着楚雄市东南新城大建设、大开发进程的加快,治安形势日趋复杂。
富民派出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两队一室”改革,以党建引领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构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富民派出所两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23年被命名为州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党建引领开启共治“新格局”
如何做到民力共享,借力发力,让群防群治工作为社会带来更多“平安红利”?富民派出所探索推出“党建红”引领“网格红”服务机制,通过社区警务室“以线连片”把众多基层党组织串联在一起,构建起“小事网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的工作格局。
“我们以居民小区、社区小组为治理单元,把辖区划分为30个网格,网格员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得力帮手。”富民派出所所长胡圣鑫介绍。党员干部、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巡逻、矛盾调解等治理工作。
“小区里有啥风吹草动,哪栋楼来了新租户、哪里有安全隐患了,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和派出所通气。”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做起社区工作来老党员徐阿姨仍旧兴致勃勃。“这些网格员,让我们的警务工作更加契合民意,便于我们第一时间回应、解决老百姓的需求,从源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警务前移筑牢平安“防火墙”
针对辖区治安状况特点,富民派出所在辖区人口构成复杂、矛盾纠纷较多、治安形势复杂、人员密集的区域规范建设警务室,将警务主动前移到群众中。
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将物业管理、社区退休干部、群众统一整合到警务室办公,按照“一站式受理、多元化处理、源头性治理、闭环式管理”模式,搭建矛盾纠纷受理、化解平台,实现“小纠纷不出摊点、大矛盾不出市场”。
今年来,警务室共接警800起,为群众提供帮助500余次,依托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0起,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20%。
与此同时,富民派出所还把学校、商户、物业、企事业单位的保安力量和市场摊主组织起来,组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构建起“空中有监控、社区有管理、企业有联防”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
警民联动升级反诈“朋友圈”
“大家在吃好喝好玩好的同时,不要忘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电信诈骗不难防,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正在彝海公园步巡的民警穿梭在摊点中,化身反诈宣讲员,向群众传授防骗技巧。
富民派出所在实战中不断丰富反诈经验,凝聚党政主管合力、全民反诈合力、行业治理合力,营造精准宣防、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依托各级联席会议机制,组建了80余人的“反诈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基础宣防、精准宣防。
针对夏夜市民户外活动频繁的季节特点,“反诈小分队”坚持落实“人民群众在哪里,反诈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在夜市、公园、广场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并利用户外大屏滚动播放反诈视频、标语。
“接地气”的方式不仅拉近了警民距离,也让反诈宣传充满了“烟火气”。“现在还不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参与到小分队中。”民警介绍,通过集中培训、定时活动,“反诈小分队”将创造出更多亮眼的反诈举措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