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七彩丹霞景区游客呈井喷式增长。如何让游客尽情观赏壮美景观的同时还能享受“科技+贴心”的旅游警务,临泽县公安局通过数据赋能、贴心服务、协同联动三项举措,全力提升勤务效能,扩大七彩丹霞景区品牌影响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让我们的警务模式由以往粗放式管理变得更加精准化、精细化。”临泽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付海军说,近年来,临泽县公安局依托丹霞景区的大数据运营中心科学调配警力,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粗放到精准的灵活用警模式。
临泽县公安局全量接入景区大数据监测平台、智慧交管平台、旅馆业信息平台,实时监测景区景点人流、车流、危险源等情况,通过数据研判分析,对风险隐患进行监测预警,做到景区实况一屏展示、实现对游客动态情况的预知预判、实时掌控,实现警力跟着客流走,同时做到发生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预警发现、第一时间调度处置,切实提升景区安保智能管控水平。
“今年端午节假期期间,一名外地游客在景区与家人失散,我们一边通过平台播报系统发布寻人启事,一边调取各景点视频监控,很快找到了失散游客。”丹霞景区派出所所长张嘉慧对于大数据平台的运用深有感触。仅今年上半年,派出所通过大平台救助游客150余名,找回丢失物品40余件,帮群众挽回损失8万余元。
贴心服务激活旅游热度
工作中,临泽县公安局丹霞景区派出所秉承“民警就是导游 队伍就是风景”的管理理念,要求民警辅警对景区特色亮点做到“一口清”,遇到游客询问时,民警辅警充分发挥“活地图”作用,积极为游客作向导;提升外国人管理服务站品牌打造,拓展服务层级,做到人人会用外语翻译软件、人人能与外国游客进行英文基本交流,熟悉掌握多国交际礼仪,真正实现服务游客全覆盖。
“太阳快落山了,请大家看护好老人孩子,携带好随身物品,抓紧时间下山!”每年5月至10月是丹霞景区游客高峰期,日接待游客3万名以上。每到这个时段,临泽县公安局都会给丹霞景区派出所增派警力,为更多的游客提供帮助。特别是夜幕降临前,游客因拍摄丹霞落日景观滞留观景台,安全隐患较大。每到此时,民警辅警都会深入游客当中开展疏导,直到最后一名游客安全下山。
同时,临泽县公安局在丹霞景区派出所设立游客休息区和便民服务台,设置休息椅、饮水器、针线包、急救箱等常用物品,方便随时随地帮助游客排忧解难。同时,县公安局联合景区在各景点、停车场等醒目处设立中英文对照民警联系牌、景点导览图,制作宣传海报,悬挂安全标语、广播安全提示等,提醒游客保管好自身财物、安全出行,方便游客随时随地学防范、时时刻刻抓安全。
协同联动优化护航模式
针对丹霞景区景点分布相对分散、点多线长面广特点,临泽县公安局要求丹霞景区派出所按照“分片负责、协同作战、巡防结合、整体联动”的管理原则,推行以派出所为主、景区安保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联勤联动防控机制,即公安派出所、警务室和“民警+交警+景区保安+群防群治力量”的旅游警务力量配置格局,推行常态勤务专岗专责、旅游旺季、关键节点全员上岗的平战结合勤务模式,完善指挥中心—派出所—彩虹旅游警务室—巡逻大队四级警务体系,实现隐患治理、安保巡防、服务群众“三个全覆盖”。
此外,临泽县公安局会同文旅、交通、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形成治安管理合力,定期深入旅游企业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爆、防治安灾害事故、防食物中毒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在景区开展经常性的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景区秩序;依托丹霞景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与景区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建立实战化旅游警务指挥调度平台,依托视频监控系统、无线指挥系统、警用地理系统,协调配备4G执法记录仪、4G对讲机等设备,实现对景区景点安保力量点对点、可视化、扁平化指挥调度,及时按需调整部署力量,快速处置发生的各类风险苗头或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