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为适应革命胜利形势的发展,迎接大、中城市解放后建立公安机构的需要,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决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东、西冶村开办华北公安干部训练班,这也是如今共和国高级警官的摇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起源。
1949年1月,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华北公安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由华北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兼任校长。同年2月,华北公安干部学校由河北井陉迁入北平东四北大街汪家胡同和安定门内方家胡同13号。同年7月,学校迁入西便门外的白云观。
1950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正式批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衔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由中央公安部领导,由地区性学校扩大为面向全国,成为专门培训全国公安保卫干部的基地。1952年10月,学校由白云观迁入木樨地校舍。自此,一代代公大人在这片土地上为公安政法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60余年,学校也从当时的只砖片瓦、一穷二白,发展为拥有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200余亩,被誉为“公安系统最高学府”的现代化公安高等院校。
1953年校区鸟瞰图。
将白云观作为临时校舍
1949年初,华北公安干部学校跟随党中央迁入北平,由于没有固定的校舍,只能是先暂借四合院,后迁至白云观。
当时,白云观是一座年久失修的道观,到处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断壁残垣,破旧不堪。学校发动干部、学生自己动手,清除杂草和碎砖烂瓦,平整院落,整修庙堂,使校园面貌大之改观。没有课堂,学员露天上课;没有食堂,学员席地就餐;没有宿舍,学员睡大通铺,一二十人挤在一个殿堂里。为了解决寒冬上课和就餐问题,干部和学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掀起了劳动竞赛热潮,奋战50多天,建起一座简易的礼堂。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从开始的一期学员80余人、全部师生员工100多人,发展到一期学员500余人、师生员工近千人。学员数量增多,暂借的白云观已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开始筹划扩大校舍面积。首先考虑的是以白云观为建筑原点,向外扩张建筑。白云观有房舍三百余间,共占地5万余平方米,如果作为永久校舍,必须进行改扩建。按照扩大建筑到8万平方米计算,需买老乡住宅房屋等1.5万平方米、菜地1万平方米。这样扩大建筑,最多可以容纳3000至4500人,但活动场所很小。另外,当时白云观西10米有平绥铁路,南100米有平汉铁路,铁路交叉火车往返,不利于新建大型建筑物。综合各种因素,将白云观作为永久性校舍并不适宜。
学员劳动场面。
完成新校舍土地购置
否决了在白云观扩建校舍的方案,经过反复勘察和集体讨论决定在复兴门外羊坊店村另选校址。当时,该区域属于羊坊店村村民私人所有,土地一片荒凉,多为耕地或坟地。该区域优势在于面积宽广,交通便利,有河流经过,原地建有水塔,且乡风淳朴,为学校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弹性空间和便利的物质条件。
1951年1月,学校致函北京市人民政府,申请购置新校舍用地。北京市人民政府复函学校,同意将复兴门外、复兴路南、京绥路西44万平方米土地作为学校建校用地,按分期建筑计划,先行建筑河北部分(20万平方米),并要求,收购农民耕地事宜、解决农民移居困难与合理照顾农民生活等问题,概由学校直接负责。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复函要求,学校立即开始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购买新校舍地基的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补偿问题,工作人员将购地工作分为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熟悉情况,领会政策。该片土地权属于100多户农民,有的地块较小仅几分地,有的地块较大有数亩之多。学校认真学习《中央关于购买私人土地的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量地绘图工作。第二步是评地价,召开骨干会议。学校通过搜集材料,召开群众大会,最终就土地价格与群众达成一致,顺利向群众购买土地。第三步是收尾登疑工作。学校认真审核地契,无主土地暂时登记,以备后来购买。同时对地上青苗和迁坟费用进行补偿,做好收尾工作,保证购地工作顺利完成。至1950年底,新校舍土地购置工作顺利完成,共购置土地448200平方米。
学员露天上课。
全员参与校舍建设
1951年2月,在前期购置土地工作顺利完成后,学校成立校舍修建委员会,教育长张德含任主任,张国安任副主任。4月2日,周仲英副校长主持举行开工仪式,中央公校木樨地校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学校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校舍建筑工作。
学校组织全校干部、学员轮流参加校舍建设义务劳动。大家把劳动的场面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来:“警干大队第一队的同志,晨曦未晓,排起浩浩荡荡的队伍走上了劳动广场,向荒野展开了斗争,挖的挖,铲的铲,长长的道路上来往走着抬着土筐的行列。在这里,看不到男、女、老、少的区别。”
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学校购买土地的复函。
大家精神饱满,情绪高涨,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战胜了建校劳动中的种种困难,保证了校舍建筑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了鼓舞全校师生的劳动热情,十八队的高春生同志还创作歌曲《劳动谣》,歌词展现了当时的劳动场景和劳动热情,“一片野原宽又广,开荒的人儿汗满襟,不怕日晒不怕风沙,加一把油哎,使一把劲哎。平坦的大路咱们来开,美丽的校舍咱们来盖,劳动创造新世界,加一把油哎,使一把劲哎……”
学校从当地村民手中买地的地契。
新校园的建成,凝结着全校干部、学员的共同心血。1951年至1952年两年的时间里,学校在木樨地校区建设了办公楼、东西配楼、平房教室、学员食堂、北大门等各类建筑274334平方米,建成了基本满足需要的校园,并于1952年10月底由白云观正式搬迁到新校园。
学员创作歌曲《劳动谣》。
木樨地校区见证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60多年的风雨变迁,也见证了一代代公安英才走向五湖四海。如今,校园几经整修,有的老建筑已成为记忆,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建设美丽校园的第一代公大人,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购买土地,铲除野草,填平土坑,搬走瓦砾,修筑道路,修建校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公大学子砥砺前行。
注:本文配图及所参考资料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综合档案室馆藏档案。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综合档案室主任)
(编辑: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