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 案
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实验室(国家毒品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2020年2月被确定为“毒品监测管控与禁毒关键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在岗技术人员32人,其中25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实验室总面积5100平方米,配备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4亿元。2021年6月22日,国家毒品实验室北京、浙江、广东、四川、陕西5个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还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组建了禁毒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了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国家毒品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毒品样本库和数据库建设、毒品标准物质合成、毒品来源地及合成工艺判别、新精神活性物质分析及监测、污水监测与毛发检测、新型毒品成瘾性和危害性评估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已成为我国在毒品分析领域实力最为雄厚的研究基地。
这些可疑物质是不是毒品?毒性怎么样?新型毒品的结构成分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区域是否有吸毒制毒情况?吸毒人员是否复吸了……
32名禁毒专业技术人员(其中25名高级技术职称人员),5100平方米实验室,1.4亿元高精仪器设备,作为中国在毒品分析领域实力最为雄厚的研究基地,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实验室(国家毒品实验室)为这一连串的疑问给出明确答案。
“目前,新型毒品犯罪不断出现,犯罪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贩运手段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国家毒品实验室大力推进禁毒科技创新,为全国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韩旭光介绍。
服务实战,让毒品无处遁形
明亮宽敞的国家禁毒实验室内,几位身着实验服的禁毒科研人员时而在仪器设备间穿梭,时而聚集交流。
一个不断转动的圆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标着不同序号的样品瓶,旁边设备不停地刺吸着样品瓶中的溶液,电脑屏幕左侧依次清晰登记着“5月22日,深圳海关”“5月25日,广东深圳”“5月26日,河北公安”等字样,屏幕右侧则闪现着不同的波动曲线。
“这是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送来请求鉴定的疑难涉毒样品。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鉴定,分析其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一处负责人花镇东介绍,像这样为各地公安机关检验鉴定的疑难涉毒样品,他们已完成了近1万例。
在另一个实验室里,从抽样污水中分析毒品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实验正在进行。
“0.5‰,甲酸水溶液流动相A”“0.1‰,乙腈流动相B”……8个标着不同字样的玻璃瓶整齐地摆放在洁净的仪器上。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和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车鑫锋、陶文佳正隔着玻璃观察着数据的变化。
“污水分析实验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监测毒品滥用形势,二是发现可疑涉毒线索。”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二处警务技术二级主任乔宏伟边演示边说,通过检查排放污水是否含毒及含毒量多少,可以分析出个体是否吸毒、区域是否制毒等。他说,利用此方法,他们去年连续一个月对某宾馆进行污水监测,成功发现了9名社会面隐形吸毒人员。
乔宏伟还介绍,由于比血液、尿液等其他生物检材稳定性更好、追溯期更长,毛发作为毒品检材已广泛被公安机关运用,既可以准确鉴别吸毒人员,还可以对社会面上的隐形吸毒进行排查,最大限度降低毒品的社会危害。
“在基层一线毒品检验中,没有毒品标准物质是一个‘卡脖子’的难题。民警很难认定查获的是不是毒品。”在办公桌上,一把钢尺旁边整齐地摆着一排棕色的安瓿瓶,里面放着国家毒品实验室研发出的毒品标准物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四处警务技术一级主管赵彦彪正猫着身子观察安瓿瓶里的液体。
“国外的毒品标准物质一是贵,二是数量少,所以我们研发了毒品标准物质,在一线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彦彪边给合格的安瓿瓶贴上标签边说,每年他们给全国各地毒品实验室免费配发2万多支,最多时配发4万多支。
各地公安机关利用配发的毒品标准物质推进禁毒工作。2019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查获了“邮票”“棒棒糖”“上头烟”等新型毒品;2022年10月,四川南充警方利用“污水验毒”成功抓获涉毒人员21人,查获“K粉”“神仙水”等涉毒物品;今年1月,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缴获木炭里隐藏的冰毒93公斤……
形成合力,为打击毒品犯罪提质增效
“这是海关缉私部门送来的,请求检验旅客携带入境的‘巧克力’是否为毒品。”
顺着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一处警务技术三级主任刘翠梅的手指望去,记者看到,在实验室操作台上摆放着一排样品瓶。
“检验鉴定是否为毒品或者是否被列管,是需要一整套操作流程的。”刘翠梅介绍,收到检材后,检验会按规定程序进行:研磨——加溶剂——仪器分析——形成谱图——解析含有什么物质——定量分析——给出结论,每个嫌疑样品的鉴定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整个团队在战斗。
在大楼走廊里,“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室”“核磁共振波谱室”“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室”等一个个实验室仪器正在运行着。经过鉴定分析,“巧克力”里面含有新精神活性物质。
刘翠梅介绍,新精神活性物质又被称为策划药物、毒品类似物或合法兴奋剂,通常具有更强的精神活性和成瘾性,严重损害滥用者的身体健康,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目前,我国已列管18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但是,不法分子往往在某种物质被列管后,迅速研制结构类似物作为替代,从而逃避法律制裁。
“针对毒品的不断花样翻新和‘迭代升级’,必须形成合力向毒品犯罪发起凌厉攻势。”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一处警务技术三级主任李涛介绍,中心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合成作战能力——
积极推动“1+5+N”全国毒品实验室体系建设,形成以国家毒品实验室为统领,以北京、浙江、广东、四川、陕西五个区域分中心为支撑,覆盖全国、定位准确、功能互补、衔接有序的毒品实验室“全国一盘棋”。
积极推进毒情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国家毒品实验室5个分中心,借助原产地判别、合成工艺推断、污水监测、毛发检测等技术手段,构建全国毒情监测技术体系,累计新发现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350余种。
积极推动禁毒实验室大数据平台建设,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涉毒样品收集、诉讼鉴定受理工作平台,实现了全国污水监测、毛发检测、特征分析、检验鉴定等实验数据的高效汇集和深度应用,累计汇集实验数据100余万条。
合力生威力,攻关占高峰。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三处负责人徐鹏说,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作为国家禁毒科学技术研究的“国家队”,中心科研能力要走在全国先列、世界前列,科研成果要成为打击毒品犯罪的利器。
据了解,截至目前,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部级科研课题1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研制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7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32种,牵头起草并发布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2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获得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为推动禁毒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接力奋进,让科技成为禁毒“硬核”支撑
国家毒品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成立之初,毕业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的陈捷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乔宏伟博士等一批优秀专业人士考入了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
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的花镇东博士、孟鑫博士等又一批优秀人才考入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
“禁毒科研工作很有挑战性,是在用科技手段同隐形的毒品犯罪作斗争。”已经成为知名专家的花镇东说,他们这批技术人员不但自己研究,还带着团队开展技术攻坚。
优秀专业人才不断汇聚,传帮带让一批批新人不断成长。
正在动物实验室带着研究生许雅雯、蒯立欣做毒品对中枢神经损害的“僵住实验”“跳台实验”的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三处警务技术一级主管李香豫是一名业务骨干。她介绍,自己2015年从中山大学药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考入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见证了动物实验室由当时的100平方米和几台简陋设备发展到现在的1100平方米和几十台一流设备的巨大变化。“徐鹏是我当时的师傅,我和动物实验室的发展壮大一起成长,如今我也带着研究生开展技术攻坚。”
为了加强人才培养,2018年,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在实习阶段全部食宿在国家禁毒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坚。目前,已联合培养研究生20多名。
学为用,练为战。
为切实提升全国毒品分析技术的整体水平,提高服务实战能力,引导培育禁毒技术拔尖人才,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分别在2021年、2023年两次组织开展了全国公安系统毒品分析技能大比武和大考核活动,以比武促进技能提升,以考核检验练兵效果。国家毒品实验室5个分中心在两次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累计获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6项,特别是浙江分中心在2023年大考核活动中包揽了分中心4个考核项目的一等奖。
“禁毒科研人员要立足禁毒科技前沿,紧贴禁毒实战需求,让科研成果成为禁毒工作的‘硬核’支撑。”国家毒品实验室浙江分中心主任孙永刚说。
记者手记
有一种力量叫自信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战斗群体,我总感觉没有完全读懂。”这是记者6月中旬对国家毒品实验室禁毒科研人员进行采访时的真切体会,也是记者先后4次去实地采访20多名科研人员的原因。
淡定的表情、肯定的话语、坚定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他们长期默默耕耘在禁毒科技领域的自信。
“我们会全力保障全国各地毒品实验室都有毒品标准物质使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分析四处负责人郑珲语气坚定。
“我希望通过研究电子烟吸入合成大麻素造成的危害性和成瘾性,来警示人们远离毒品。”研究生许雅雯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充满信心。
“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研究出一种快速现场检毒方法,方便一线实战运用。”李涛对科技运用的前景满怀期待。
花镇东、乔宏伟、李香豫、赵彦彪、乔艳玲……采访的场景历历在目。望着这些默默奋战在禁毒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记者如对劲松,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