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9日15时许,河南省邓州市看守所二级警长刘利在值班备勤期间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45岁。从警25年,除了在派出所工作的5年,他20年都坚守在看守所巡控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恪守坚持、耐心、勤奋的信念,创造了20年“零事故”的记录。
18万公里的忠诚守护
“钟摆在滴答作响,每一响都标志着生命缩短一秒钟,标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人生命中的一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刘利的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誊写着高尔基《时钟》里的名句。他的一生也像时钟一样一刻不停,在邓州市看守所始终兢兢业业坚守。
“在押人员来来去去,刘利是在看守所工作时间最长的民警,已经坚守20年了。”邓州市看守所教导员刘咪说。
看似简单的巡控,却是守护看守所安全的“眼睛”,责任重大、枯燥机械。自2002年调入看守所,刘利对待步行巡视工作一丝不苟,生怕漏掉任何不安定因素。巡视看守所一圈大约1000米,每20分钟需要巡逻一次,值一天班需要巡逻24次——他在这段路上重复走了20年,走了18万公里,约等于围着赤道走了4圈半。
新建的看守所投入使用后,虽然完善了监控视频系统,但传统的监舍步巡一直是视频监控的有效补充。尤其是深夜在押人员都入睡后,刘利更不敢有一丁点的松懈。交接人员、时间、物品、事件、备注……每天的巡控记录,刘利都写得工工整整、详细认真。特别是疫情来袭后,刘利在落实卫生消毒、物品管理发放制度的基础上,时刻关注在押人员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积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在押人员做好自我防范。
长期作息不规律,让刘利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面对繁重的工作,刘利一边服药,一边正常值班,夜班、晚班一个不落,从不叫苦叫累,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身体状况。直到近期身体严重不适,他才向组织反映,申请在任务不太繁忙时调动岗位。
不放弃每一名在押人员
20年来,刘利一直怀着真诚的心,尽力帮助每名在押人员正确认知过往,树立未来生活信心。
2017年9月,丁某因涉嫌抢劫被关押至看守所。由于父亲残疾卧床不起、母亲在外务工,丁某长期无人探望。刘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在休息时间为丁某购买了棉衣和棉被,并自掏腰包为其存了200元,称是丁母所送,让本来心灰意冷、意图轻生的丁某感到了温暖。在刘利的关爱下,丁某改变了自暴自弃的状态,并在刑满释放后找到了一份工作,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回归了正常生活。
2020年9月,在押人员黄某即将被释放。然而刘利在巡视时,发现黄某不但没有半点喜悦,还常常一个人坐在一边,闷闷不乐,于是主动关心起他来。原来,黄某一直独自生活,没有家人和朋友,更没有路费,正在为如何返乡而惆怅。刘利立即赠送其路费和返程生活费用,并留下个人电话表示有困难可以随时联络。黄某顺利到家后,第一时间给刘利打来感谢电话。
看似一件件寻常小事,却暖人心扉。刘利从事的工作很平凡,但平凡中充满着热爱、坚守和执着。2014年5月的一天夜里,刘利在巡控过程中发现吕某在监室内来回踱步,神态有异。半个小时后,吕某突然躺到床上。一直关注吕某的刘利感觉其躺下的姿势有些异常,立即上前查看。发现吕某已经不能说话,刘利赶紧呼叫医务人员进行抢救。经医务人员证实,吕某系脑干出血,如果不是因为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最大限度地做好巡控工作,刘利在业余时间主动研究了医学、法律、心理等方面知识,用于管理和服务在押人员。成功施救吕某,不只源于刘利的细心,更得益于他平时的医学知识储备。
工作是他心中头等大事
“我们连个过年时的团圆饭都没吃过。”刘利的哥哥刘创回忆道。
原来,每逢节假日需要有人留守值班时,刘利都以自己父母被哥哥接到南阳团圆、孩子已长大为由,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让同事回家团圆。因为工作,刘利经常缺席家中的大事小情。女儿高考时他在值班,答应的外出旅游也仅仅是最长一天的“短途游”,送女儿上大学的承诺也未能兑现……
家人和同事记忆最深的,是刘利带给他们的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女儿上高中后,刘利在不值班时,都会下厨做几道女儿喜欢吃的菜,用保温饭盒送到学校,并鼓励女儿好好学习;母亲突然去世后,怕父亲孤单的刘利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经常拉着父亲看风景。
刘利牺牲后,邻居张大娘的儿子一直在帮助处理后事。原来,张大娘2020年10月患病后,刘利常去探望。张大娘于2021年6月去世,生前逢人便称“刘利比家人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