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举办了“拉长板、补短板、树样板”工程年度总决赛。各警种单位负责人围绕护航经济发展贡献度、提升宁波公安美誉度、彰显改革创新加速度、赢得各级受众认可度、服务基层实战需求度等5个维度晒成效、亮真章,角逐出年度“五边形”工程,成为队伍新标杆和新样板。
自去年以来,宁波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对标浙江省委对宁波提出的“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追求,全面开展“拉长板、补短板、树样板”工程。全市各地公安机关立足工作实际,自主申报了120余个优势项目和95个短板项目报名参赛,通过跟踪问效、月度评选、轮次晾晒,33个优势项目和17个短板项目入围,掀起了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浓厚氛围。
一大批具有宁波公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由此诞生。镇海分局创新破解僵尸车综合治理难题,通过以数字手段创新“治理端—服务端”闭环处置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治理,得到了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肯定,为解决“僵尸车”处置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象山县公安局首创的全省执法办案管理和侦查合建“双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一揽子”支撑、“一体化”监督等手段,推动侦查办案最多跑一地,为执法办案赋能提效上保险打造了样板工程。经过多轮晾晒比拼,它们与其他8项创新项目获评全市十大“样板工程”。
想让队伍发展后劲十足,亮点层出不穷,就要既“拉长”又“补短”。要“补短”,首先瞄准的是那些非常有“成长价值”的工作,其中,十大“提升工程”正努力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宁波公安选取试点实践“全链条常态打击、全覆盖宣传防范和全业态综合治理”机制,创新推出了反诈主题餐厅、无诈校园等反诈宣防模式,2022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3.8%、24.3%。紧盯目标路段开展“治堵治患治乱”行动,宁波公安探索应用“政党主导、固本强基、隐患整改、乱象整治、精准宣教”五大抓手,2022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8.1%。
据了解,近年来,宁波公安按照“识变、应变、求变”要求,积极运用数字化思维,焕发创新斗志,不断强化争先意识,提高“争先”本领。敢于直面工作难点、痛点、堵点,通过持续深化、迭代、提升“拉长补短”工程,提高了队伍整体攻坚能力,形成了一套固本强基的长效机制,为队伍建设发展赋能添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