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警方公布四类常见电诈陷阱


年初以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共侦破本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56起,破获黑灰产犯罪案件316起,带破外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837起,总计抓获嫌疑人863人。数据显示,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主要以网络刷单类、冒充公检法类、冒充客服类、金融理财类为主,四类诈骗类型占电诈总发案的68%。 网络刷单 骗子利用招聘网站、兼职类QQ群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信息(给电商平台商铺刷单以提升信誉度),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刷单兼职的工作流程,等刷单成功后,再以系统、网络问题等种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多次汇款。案例:肖某报案称其5月31日经微信好友介绍下载“某购物APP”进行刷单,前期其刷单的钱都成功提现。7月25日肖某和往常一样继续进行刷单,对方以联单为由向肖某实施诈骗,肖某发现被骗后报警。共计被骗7万余元。 防骗提示:所有的刷单都是违法行为,拒绝扫未经核实的二维码,拒绝向陌生人转账。 冒充公检法 骗子冒充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国家安全局、交通运输局等国家机构的办公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某类案件需要配合调查,并以恐吓、威胁等方式骗受害者相信,并要求受害人通过ATM机、网银等方式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公正账户等类型的诈骗犯罪。案例:8月9日,董某报警称,其于8月7日下午四时左右在家中接到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的工作人员电话,对方以董某涉嫌洗钱,需要验证董某的银行资金为由诈骗董某人民币9万余元。 防骗提示: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对方转账,更不会提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号的要求,接到此类电话请立即挂断并报警。 冒充客服 冒充银行、运营商、淘宝、腾讯等机构的客服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谎称帮助办理某项业务,或网购退款,从而盗取受害人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使得受害人损失财产。案例:8月9日,李某报案称,8月9日中午12点21分,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某购物平台客服,说李某在某购物平台上买的手镯让快递员给弄丢了,客服打电话询问李某花多少钱买的,将给予双倍赔付。按“客服人员”引导,为取回退款,李某共计向指定账户转账7万余元。 防骗提示:遇到类似情况,可通过运营商官网、客服电话等渠道查询真伪,不要轻信主动打来的电话和短信。网络退款需通过电商渠道正规流程办理,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的都是骗子。 金融理财 骗子开设虚假投资理财网站,通过超高收益诱骗投资者进行投资。而投资者一旦投资,往往根本无法取回本金。常见的投资理财欺诈形式包括天天分红、网上传销和P2P贷款欺诈等。案例:近日,退休后的赵某对投资理财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个自称是投资理财的专业人士添加了她的微信,称其就职于一家有外资背景的理财公司,该公司有专业团队负责运营客户资金,确保客户的投资能够获得高额回报。赵某按照专业人士指引加入了一个投资理财群,她发现每天都有人在群里交流投资心得,并晒出参与理财项目所获收益的截图,赵某对这家公司深信不疑,马上联系了其中一名“导师”。“导师”了解了赵某的收入状况后,为她“私人订制”了一套投资理财方案。赵某在扫了“导师”提供的二维码并下载了指定的手机软件后试探性进行了几千元的小额投资,一看收益率极高,便放心大胆地开始加大投资金额,同时将自己的好友冯某也拉进投资的阵营。二人沉浸在喜悦中,不断加大投资,总金额达70余万元。直到6月12日,两人突然发现理财软件无法打开、无法联系“导师”、理财群被解散,才发现上当受骗,随后进行了报警。 防骗提示:金融理财商品要在大型机构购买,不信所谓的无风险、高回报、内幕消息等宣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