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创无诈“意识防” 发案、损失双下降
苏州全民反诈增添“杀手锏”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创无诈“意识防”,着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实现新立电诈案件数、日均经济损失数同比下降。 织密防线 既“开大灶”又“烧小灶” 在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200米长的仁宝大桥连接着A、B两区,每天早晚高峰,超5万名企业职工从桥上步行经过。昆山市公安局综保区派出所在大桥台阶、栏杆等部位张贴精美、醒目的反诈提示,并适时播放反诈宣传语音,把职工上下班的必经路改造成反电诈的“前哨站”。 这是苏州创无诈“意识防”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一场以止损控案为重点的百日会战在苏州拉开帷幕,通过全手段“技术防”“精准防”、创无诈“意识防”、全链条“专案快打”的“三防一打”组合策略,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新攻势。 苏州市从22家单位抽调80多名精干力量组建专班,设立6个工作组,确保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宣传防范组专门负责创无诈“意识防”,汇聚了来自宣传、公安、教育部门及新闻媒体的精干力量。 作为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重要一环,创无诈“意识防”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13个部门联合下发方案,精心组织开展“无诈机关”“无诈社区”“无诈校园”“无诈单位”创建活动,营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苏州市在这场反诈人民战争中,既对全体群众“开大灶”,更对易受骗群体“烧小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对机关和企业宣传7.8万次、对社区宣传9.7万余次、对学校宣传1.4万余次,覆盖群众超过700万人次。 精准施策 “漫灌式”与“靶向式”防范同步推进 “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为基本单元,在全市1.2万个社区网格,组建社区民警、街道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四位一体’的工作组,分别走街串巷、登门入户、建圈进群,精准投放反诈宣传品、靶向宣传反诈内容。”宣传防范组副组长、苏州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张蓝之说。 在线下,苏州市针对易受骗人群整理编制《防骗宝典》,为反诈人员编写《靶向宣传精准劝阻工作指导手册》,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揭穿骗术;在线上,推出互联网“反诈宣传超市”,汇聚宣传标语、海报图片、视频MV、文艺节目、诈骗案例、宣讲课程等6大类、30项、316件宣传材料,覆盖23类常见诈骗类型,为打赢反诈宣传攻坚战输送“弹药”。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非凡警营”“反诈大篷车”,走遍全市10个重点地区,开展反诈活动62次。 苏州市在反诈宣传中,注重区分不同受众群体精准施策。通过沉浸式剧场等宣传形式,将反诈知识纳入大学生学分考核;组建反诈宣讲团,结合典型案例对财会人员开展宣讲;以评弹、小品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警民联欢说防范、乡音土语话安防;对外来务工人员上好“警情公开课”“岗前第一课”“饭点反诈课”……通过推出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特色宣传,让“漫灌式”宣传、“靶向式”宣传同步推进,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亮点纷呈 凝聚全民反诈共识 位于常熟市的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将反诈宣传列入企业日常运营之中,组建覆盖公司核心部门、全部工作岗位的反诈小组,形成日常宣传、排查隐患、及时预警、问题追踪、精准劝阻等流程的全链条反诈体系,至今没有发生一起电诈案件。“公司以‘中来无诈、我不被诈’为目标,动员全体职工及其家属开展防诈骗活动,为企业发展壮大夯实基础。”中来公司安环部经理葛世权说。 从昆山“反诈大桥”到常熟“零发案”企业,苏州市进一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努力实现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昆山的“全民心防”、常熟的“虞城无诈”、吴江的“C位无诈”、吴中的“意识防”、相城的“反诈联盟”等创新做法亮点纷呈,全社会反诈力量拧成一股绳。张家港市建立反诈体验馆,太仓市成立反诈宣传培训基地,姑苏区将扫楼式反诈宣传与网络答题活动相结合,高新区组织开展“反诈线上接力”,工业园区组织“反诈骑士”宣传队等创意宣传,通过极具地域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诈节目,全面提高反诈宣传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苏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苏州的创无诈“意识防”将努力通过更加精准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让群众“抬头看到、手机收到、耳朵听到,眼前一亮、低头一想、脑里不忘”,实现反诈关口前移、从源头预防发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