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泽:用服务的理念去管理好社区


“李警官,我刚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号码,对方在电话中说我涉及‘洗黑钱’,让我把银行帐号的钱转到‘安全帐户’。”、“李警官,我家有个亲戚近期想从外地过来,要不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9月16日上午8点还不到,李东泽在上班路上就分别接到辖区两个群众的咨询电话。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新开派出所社区民警李东泽每天都接到数十个社区干部、群众打来的电话。他负责2.2平方公里的3个社区、3个住宅小区及1个公寓租住楼,辖区内住户密集,流动人口多、商户多,加之疫情期间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他的手机备忘录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急需他办理的一些事项。 “辖区有急事,我们肯定会打给他!”居委会干部、群众说:“这成了我们社区不成文的规定。”24小时在线已成为李东泽的工作常态,他的电话也成为社区群众的防疫防诈服务电话。 今年31岁的李东泽,21岁入党入警的蒙古族小伙儿,2011年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2014调入南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工作,2017年调入开发区公安分局新开派出所工作至今。 李东泽分管的辖区内有3个小区内有9389户居民,实住人口约21000人,流动人口约10000人。初到社区时,他很快就以一个热情、阳光、有耐心又接地气的形象与群众打成一片,认真扎实“耕耘”社区。 “今天公司人员体温都正常吧?消患、消毒一个也不能少,有需要我们配合的及时跟我说一声”9月1日下午,李东泽在辖区默克制药(江苏)有限公司走访时对该安全负责人陈某说,这也是他日常服务企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李东泽所分管的辖区内共有50多家大中企业,其中,8家易制爆单位、7家易制毒单位及1家国保单位,企业员工近10000人,此外还有186家个体商铺和9家物流快递投放点。为了种好社区“责任田”,李东泽制定了详细的防疫防诈措施,以“走火入魔”、“念圣经”的方式方法将防疫防诈真真切切落实到每一名工人、每一户居民,用服务的理念去做管理的事情。 “李警官,快来!早上上班时发现小区有辆‘中风险’地区的外地牌照汽车……”8月14日一早,李东泽接到居委会干部打来的电话。他边了解情况边快速到达现场,发现该车辆已经离开。为消除群众的紧张情绪,李东泽“顺藤摸瓜”迅速查找到该男子的电话,连续拨打了30次,对方始终无人接听。 李东泽多方查询终于联系到该男子的家人。原来,该男子是开发区某企业员工,买的房子就在这个小区,平时,他的车辆停放在地下车库,那夜下夜班时直接停放在地面,一居民发现后立即拨打了李东泽的电话,李东泽查情况后,及时消除了群众的紧张情绪。 很多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装修人员、送货员进入小区,但是很多业主不理解。遇到争执,李东泽总是耐心解释,及时调解矛盾纠纷。 8月19日,辖区一小区业主领着装修队欲把工具和材料运进小区,与物业人员争执不下。接到电话后,李东泽赶往现场给业主讲解疫情期间政策,分析危害。一个多小时推心置腹的劝解得到了该业主的认可,“李警官,俺听你的,保证不给防疫工作添乱。” “每天都会接到50多个居民的电话,两个手机充电宝都不够用。”随时随地都会接到群众的求助电话,李东泽用耐心、热心、真心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认可。 “李警官,我知道啦,我都被你宣传过3次啦”李东泽作为社区民警,他将防疫防诈同时宣传灌装到个居民的脑子里。他说:无论是在73个微信业主群内,还是夜晚地毯式扫楼、接种疫苗点、核算检测点、小区入口点等,他用”牛皮糖“式的宣传“遍地开花“,目的是要守住老百姓辛苦血汗钱。 疫情防控以来,李东泽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特别是开展核酸检测以来,他坚持守在辖区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讲解注意事项,随时解决群众难事急事。 “李警官,疫苗怎么打?”、“李警官,什么时候来店里吃羊肉串”、“李警官,咱们还是语音吧,打字看不懂”,在李东泽的微信里,几乎每天都收到辖区内新疆维吾尔族人员的语音或留言。李东泽辖区内共有15名新疆维吾尔族固定租住人员,他们其中有开烧烤店的,有的是大学刚毕业的,也有的是过来探亲暂住的。李东泽说,同为少数民族,每次与他们见面时都格外亲热,像家里的兄弟一样,对于他们不懂怎么打疫苗,汉语不通顺问题,李东泽会亲自带他们前往接种疫苗,并嘱咐他们一些事项。平日里,李东泽会与他们交流少数民族文化,向他们讲解一些法律知识。 李东泽说:“我体会到从偏远地区来到南方大城市人生地不熟的感受了,作为同是少数民族的我,帮助其他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是我的职责,也是一种使命。 “你晚上回来不?不回来我去金沙了”、“我们这里今天接种14000个了,手里还有事情要处理”8月28日晚上6时许,李东泽与妻子互通电话,他的妻子是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助产师,地道的“接生婆”。疫情防控期间,妻子多次前往高速入口参加检疫,还代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参加“365方舱”疫苗接种工作,他们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却因各自工作,有时一月半载才能见上一面。 一位是蓝衣卫士,一位是白衣天使,9年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夫妻坚守各自岗位,相互支持,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同为抗疫一线人员,又在各自岗位上成为人民群众的守护者,用行动诠释一个他们对社会的大爱与忠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