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走好“三条路径”实事“办到根上”


12345涉公安类热线下降42.73%、窗口服务实现“零投诉”、“三类”电诈案件发案率下降10.9%、交通事故死亡数下降28.6%……这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山东省安丘市公安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工作短板,走深走实解决民生难题、提升服务水平、增效主责主业“三条路径”,结出的丰硕果实。 上下一心,把民生“小事”当做大事办 为群众办实事,要突出问题导向,能“马上办”的要立即办,“马上办”有困难的,集思广益,立项攻坚。这是安丘市公安局印发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指导意见》中的硬性要求。 民生无小事。针对群众亟待解决的眼前事、烦心事,安丘市公安局逐一制定项目清单,实施局领导包靠、落实警种部门责任,限期解决;对于群众反映集中和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安丘市公安局举一反三,由点及面,群策群力,积极出台实招硬招解决,保障长治久效。今年5月1日,安丘市公安局围绕解决企业现实难题,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 已帮助企业解决劳资纠纷4次、其他实际难题22项。 为把问题发现在“正点”、解决在“根源”,安丘市公安局在做好警民(企)恳谈、问卷调查等工作的基础上,还通过整合群众诉求、110求助等渠道信息,广泛察访民声民意、查补工作短板。目前,全局共解决民生类需求69项,移交协调相关部门解决12项,通过出台长效机制补足工作短板2项,全市12345涉公安类热线同比下降42.73%。 优化创新,跑赢窗口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实践活动中,安丘市公安局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创新延伸“自选动作”,跑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下着雨,你们还大老远来给我办身份证,快先进屋喝点水!”3月28日,见到上门办证的民警,大盛镇陈家庄村陈加之老人满心欢喜。安丘市公安局户籍、车驾管等服务窗口,主动提升工作标准,推行预约办、上门办、网上办等服务措施,高频服务群众800余人次,不少业务实现了刷脸办、掌上办、随时办,受到广泛欢迎。 为保障各类便民利民措施长效高质,安丘市公安局出台了鼓励创新窗口服务举措指导意见、制定了工作规范,同时集中开展业务培训3批110余人次,落实考核奖励机制。今年前4个月,全局服务窗口实现“零投诉”,2人受到市级表彰,20人次被评为“月度服务之星”。 提质增效,“智慧警务”赋能主责主业 网络电信诈骗严重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今年以来,安丘市公安局坚持“上医治未病”,通过建立直达全市29万户的三级“微信矩阵”和覆盖全市1226个村居的“大喇叭”预警宣传体系,全民推广“金钟罩”防范电信诈骗微信小程序,研发使用“电信诈骗潜在受害人预测预警模型”,构筑起立体化防范体系。仅4月份,成功预警阻断正在实施诈骗386起,辖区“三类”传统电诈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0.9%。 安丘市公安局还将刑侦、网侦、反诈、禁毒等警种部门合署办公,组建了149人的大数据警察队伍,借助智慧交通、“雪亮工程”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成果,建立以情报指挥中心、大数据研判中心、治安防控中心为支撑的合成防范打击机制,突出预警预测和大数据攻坚,打防效能显著提升。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安丘市公安局应用大数据研判机制开展追逃攻坚,一举抓获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8名。 此外,安丘市公安局针对当前道路交通违法及事故高发实际,研发应用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探索推行“路长制”警种合成作战模式,逐步构建起“数据预防+警种联动”新型交通管理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今年1至4月,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数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