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职务犯罪,优化营商环境
男子盗卖电缆线被十堰东岳警方刑拘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从十堰市公安局东岳分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做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重拳出击,有效打击侵害东风十堰基地企业、职工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东岳分局破获一起职务侵占案件,犯罪嫌疑人蒋某在企业“三供一业”改造工程中“监守自盗”被刑事拘留。 今年5月份,东岳分局接到某建筑公司负责人王先生报案称,其公司在承接某企业“三供一业”改造项目中,有价值约150万元的电缆线丢失,,疑为工作人员职务侵占。东岳分局经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经走访调查、研判分析,锁定嫌疑人为工地电改负责人蒋某。5月28日,专案组民警将涉嫌职务侵占的蒋某抓捕归案。 经查,蒋某在2020年7月至12月期间,多次利用其担任电改负责人的职务便利,将企业“三供一业”电改项目中的电缆线偷运出,当废品卖掉,非法获利30余万元。 昔日“老板”负债 不甘当“打工人” 蒋某曾是承接工程项目的小老板,但因为投资失败,负债200多万。为了养家糊口,蒋某靠着曾经的人脉关系,到朋友的公司里打工,因为工作经历和对行业知识的了解,对方也开出了不菲的工资。 2019年6月,蒋某应公司安排来到十堰,负责两个工地上的电力改造项目,工作职责是工人管理、材料管理、质量管理等,同时电力公司派监工负责监督施工标准的落实和材料的确认。 在行业深耕多年的蒋某知道电缆线的价值,为了多挣钱,他不满足于一点死工资,开始对工地上的电缆线打起了主意。公司管理十分严格,领用的电缆材料是固定的,电缆用量由工艺标准决定,现场还有监工,结余电缆线也要退还给电力公司。要想做手脚,除了让工人偷工省料外,还得虚报耗用量,可是电缆的用量是结算费用的重要依据,需要电力公司监工签字确认,那么“买通”监工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电力公司派驻工地的监工秦某与蒋某在同一个办公室,两人工作中天天打交道,逐渐熟络起来,蒋某试探过秦某几次,也委婉表达了将结余电缆线处理后会给他好处的意思,双方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 买通关键人物 里应外合 找到“合作伙伴”后,蒋某在网上联系到收废品的老陈,他给出的铜回收价比较合理,位置也离工地不远。2020年7月,蒋某第一次将废电缆线拉到老陈的收购站,去皮之后,铜芯重量约80~90kg,老陈根据市场价给蒋某转了4000余元。 为打击偷盗电缆行为,派出所对收购站有要求,老陈也按规定对蒋某的身份证进行了登记,蒋某表明了自己的工作,谎称是公司让他负责处理废品,又以公司的名义开了个证明,但是并没盖公章,蒋某推脱说老板在外地,下次再补盖。 之后的几次,蒋某联系老陈收废电缆时,老陈就开着自己的小货车去工地,直接将电缆装车拉走,如果重量较大,就联系一位吊车司机帮忙转运。但其中一次出了点意外,那批电缆重约2吨,吊车司机前往工地上装完电缆,在出门时被门卫拦住了,蒋某得知后,赶紧联系秦某,在他的协助下,开了个出门证,以调拨到其他工地的名义,将这批电缆“有惊无险”地运出门。 在秦某的帮助下,蒋某愈发大胆,两人里应外合偷运电缆十余次,获利后,蒋某会给秦某分一点好处,并带着他出去娱乐消费。 非法获利终被捕 直到今年4月,该公司在十堰地区管理“三供一业”改造的总负责人王先生发现,蒋某负责的工地电缆线耗用量异常,他和电力公司核对后选择了报警。 警方通过对工人们走访调查,得知每隔一段时间会有车来拉走废旧电缆,通过对车辆的追查,民警找到了收购废品的老陈。 经调查,老陈从蒋某那收购了十余次电缆,每次1~2吨左右,一般都是进行去皮之后,根据铜芯净重结算费用,每公斤价格42到46元不等。警方通过老陈和蒋某的交易记录查实,老陈向蒋某转账32万余元。 得知蒋某涉嫌职务侵占,老陈也很意外,每次去工地时,工人们都听蒋某的指挥,在他眼中,蒋某身份没有造假,因此那份证明上没盖章,他也不太在意。而且每次收购的电缆线也是破损的,粗细、型号、长短不一,运输时间都是白天,还在工人们的眼皮底下拉走,老陈丝毫没怀疑这些电缆是赃物。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控制了监工秦某,并积极追捕潜逃的蒋某,5月28日,专案组将蒋某抓获。蒋某到案后,也对自己职务侵占一事供认不讳。 目前,蒋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