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贵州  > 正文

贵州赤水:“一村一警”筑牢基层治安防线

2020年07月24日 10:42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王长育   
中国警察网 · 王长育  |  2020-07-24 10:42

  中国警察网讯 今年以来,贵州省赤水市公安局在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中,积极探索“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机制,分别在全市127个行政村(社区)下派145名警务助理,将警务延伸到村级政务的“最前沿”,筑牢基层治安防线。

  高站位谋划。在赤水市委、市政府关心和支持下,赤水市公安局完成警务辅助人员改革,为“一村一警务助理”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最大化将警力下沉到基层的原则,分别在全市127个行政村(社区)下派145名业务能力强的警务助理,规范化建设111个统一外观、标识、台账、装备、制度的警务工作站。新配发警用摩托车134辆、电脑67台、单警装备131套、执法记录仪140个、打印机114台,让下沉民警辅警工作有阵地,办公有电脑,走访有车辆,处置有警械,助推动“一村一警务助理”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安联络、便民利民服务、法律政策宣传等工作。

  高标准问效。自今年“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启动以来,局党委同时下发《赤水市公安局社区民警、村级警务助理绩效考核办法》《社区民警工作手册》,考核办法中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要求、作风习惯养成、定期考核问效等,由基层派出所和专项办共同负责,实行月通报、年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使队伍管理有章可循,促进“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一村一警务助理”队伍充满活力,不断地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高起点要求。在选聘“一村一警务助理”时,按照“辖区情况熟、群众基础好、个人威望高、说话分量重、接触范围广”的原则,优先选聘热爱警务工作、熟悉辖区情况、掌握社情民意、了解治安现状的同志为“一村一警务助理”,并由政工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政治理论、警务实战、警情处置、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素质和服务群众水平。同时按照“警力跟着警务走、警务跟着警情走”的工作要求,使农村偏远地区的警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处,求助第一时间得到服务。

  高战果收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6月,全市警务助理入户共走访群众14000余次,为群众提供上门代办代缴业务834单;受理户籍及居住证业务581件,办结率100%;召开警民恳谈会、院坝会365次,发动村居社区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热心群众等组建了78支“义务巡逻队”,积极帮助企业对接解决复工复产、电力保障等方面的难题70余个;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45起,已化解494起,化解率88.25%;全市“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51%;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安全事故同比下降38%。

  通过为人民群众办理的一桩桩、一件件民生事,架起了警民、干群的“连心桥”,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蹚出一条农村综合治理、平安赤水建设、社会维稳的新途径。



责任编辑:贾长浩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