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贵州  > 正文

黔西南州平安校园建设成效凸显

2021年05月17日 10:21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殷选择   
中国警察网 · 殷选择  |  2021-05-17 10:21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突出地域性、特色性、示范性,在制度建设、资源统筹、方式方法、技术支撑等方面聚焦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夯实基础工作——

  推行“1+6”平安校园风险实时防控机制

  2016年,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着力构建“1”个多部门协作的平安校园建设指挥体系,筑牢技防网、物防网、人防网、心防网、家防网、联防网等“6”张防控网,精准施策、标本兼治。

  校园治安管起来。黔西南州优选1813名公安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民警轮值校园“护学岗”,开展治安治理1.75万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88处。

  法治教育抓起来。法治副校长参与制定平安校园创建计划,开讲“平安开学第一课”2.8万余场,开展防灾减灾演练3.46万场次,广大师生法治意识、安防意识明显增强。

  安防措施实起来。黔西南州把校园警务室建设和智能安防体系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投用校园警务室1637个,培训校园专职保安2534人,校园视频监控与属地公安联网。

  主体责任扛起来。黔西南州各校将微型消防站建设、家校沟通“微信群”构建、心理老师配备与学生心理干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等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兴仁市第六中学、兴义市阳光小学、普安县思源学校等都已成为平安校园“样板”。

  播撒善治种子——

  构建系统性常态化青少年禁毒预防工程

  黔西南州打造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化工程,实现1973所学校的禁毒教育、4万余名教师禁毒教育培训、70余万学生禁毒课程及130余万学生家长禁毒知识普及“四个全覆盖”。

  黔西南州每年暑期举办学校禁毒教育培训班,集中征集评选教师“扫除毒害,健康生活”禁毒主题短视频,对《人生的选择》《情于毒终》等30个作品进行表彰推广。同时,发动教师组织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活动1.75万余次,参与师生191.1万余人次。

  黔西南州全面启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青骄第二课堂”,课堂开展毒品预防教育1.29万余次、参与师生149.5万人次。

  黔西南州每年举办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营造“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社会氛围。2020年,9县(市、区)竞逐禁毒知识竞赛。同期,普安县青山镇民族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

  目前,黔西南州已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244所,15人获评全国优秀禁毒教师,36人获评全国优秀禁毒校外辅导员。全州师生接受禁毒预防教育率及毒品预防教育的教师普及率、家长知晓率、青少年毒品知识知晓率100%,学生无吸毒、校园无毒品、师生涉毒犯罪零发生。

  厚植感恩情怀——

  打造结对帮扶品牌培育知行合一新未来

  开办警训夏令营,让正能量伴青少年健康成长——

  自2017年以来,黔西南公安连续4年举办警训夏令营,每年从全州选送1000 名青少年分批次集训,参与系列励志活动,有效磨练了青少年思想意志,提升了综合素质。

  创新“警航一对一”,警企携手做实重点帮扶——

  黔西南州公安局出台警航行动助学实施办法和“双千”助学计划,携手深圳市警察协会承担“千户家庭、千名学生”助学金。目前,全州公安机关捐赠资助了610名大学生,深圳市警察协会携手爱心企业捐赠资助103名学生。与此同时,黔西南州公安局采取1名民警与1名学生“结对子”,负责“帮生活困难、帮学习提高、帮品德养成、帮特长培养、帮家庭教育”,确保学生不走歪路、成长成才。

  引进公安支教团,将平安与法治播洒校园——

  2017年以来,黔西南州借助公安部定点帮扶契机,积极引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北京市公安局“民警支教团”,将57名支教老师充实到乡村中小学教学岗位,帮助打造一个“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开设一个“镇海实验班”。“警察老师”除了教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还开辟了学习防拐、防性侵及其他防灾减灾基本知识“第二课堂”,还通过多形式培养学生正直、正义、正气的品质。



责任编辑:高鹏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