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边境派出所用行动诠释移民管理警察使命担当


中国警察网讯 南伊沟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南伊乡,平均海拔2500米,因其有绚丽的黄牡丹花、美丽的雪山和辽阔的天边牧场,被称为雪域江南上的一颗明珠,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度假。就在这网红打卡地内,有一群80、90后组成的移民管理警察,他们每一次对游客的用“心”守护,每一次对群众的真切走访,都成为了当地一道别样的亮丽风景线。 赢得民心的“敲门砖” “阿妈,我来看看您,最近变天了,你的膝盖上个月刚做了手术,一定注意保暖,明天我带其他同志来帮你囤过冬的柴火。”“罗警官,我刚熬了酥油茶,快进来暖暖身子。”一声声有温度的问候,一杯杯香醇浓厚的酥油茶都温暖着这个边境小村的冬天。 南伊乡是珞巴族边境民族自治乡,南伊边境派出所民警沈朋负责的南伊村是南伊乡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成为摆在他开展工作之初的一大难题。抱着一颗做好民族村警务工作的“赤诚之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他先从了解户情入手,打通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联络渠道。 为了克服人难找,面难见,语言不通的问题,他制定工作计划,针对白天村民们大多都去地里干活或者放牧,大部分村民家中无人的情况,他在白天村民干活时间熟悉辖区地理环境,村民大多都在家的时段进行入户走访,其余时间就边执勤边自学珞巴语。 在这里,部分乡间小道没有安装路灯,他刚从村民边巴家出来了解情况已是晚上9点,他只能打着手电筒,借着微弱的灯光前行。雨季路滑,一不小心,整个人就摔到了田间的泥梗里,他强忍着腰间传来的剧烈疼痛,手脚并用爬了起来,朝着远处一户亮灯的人家继续前行。 在“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这样的常态下,村民也渐渐熟悉了这个被晒得黝黑,个子矮小但精壮的“沈警官”,再提起南伊边境派出所也是竖起一个大大的“赞”,这得益于他总结出走访入户的“三块敲门砖”,即一张微笑的脸,一句中听的话,一颗耐烦的心。日复一日,民警们渐渐走入了群众的内心,成为了他们的贴心人。 紧急时刻的“神兵天降” 去年12月,有自驾游的游客误入景区的无人区,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不了解景区情况,大冬天带着帐篷去露营。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夜晚,民警们接到了他们的求助,一名游客由于衣着单薄,体温急速下降,意识已经陷入昏迷状态。 救援,刻不容缓! 由于游客说不清具体位置,给民警的救援增添了极大的难度,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所长罗茂带领4名民警只能依靠以往丰富的经验对事发概率较高的区域进行逐个摸排,5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发现,体力严重透支的民警们硬是撑着一口气,继续寻找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处挡风的岩石下找到3名被困游客在。救援结束后,每个民警手脚均不同程度的被冻伤,有的人鞋袜粘在了脚上也未曾发觉。 “找到他们的时候,有个游客只穿了薄薄的一件外套,他眼神迷离的问我们他是来到了天堂么,我们是不是天使?”当参加现场救援的民警回忆起这一幕时,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入警时的初心与使命。” 在南伊边境派出所,民警用忠诚和奉献在这个边境小村讲述自己平凡的故事,用坚守和行动诠释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担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