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回民区:打造“商圈警务” 破解治理难题


金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海亮商圈游人如织,由公安民警和群防群治人员组成的巡逻队步伐整齐,格外引人注目。 “有警察巡逻,我们逛街很安心,不必担心财物被盗。”刚刚下班来购买日用品的张女士指着巡逻的民警笑着说。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打造“商圈警务”,实行“1+5+1”警务模式,形成以中山路商业网点为中心,联合周边学校、企业、商铺、银行等单位共同维护商业街治安秩序,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海亮商圈有400余家商铺,是中山西路派出所的辖区。“我们辖区流动人口日均2万人,派出所现有民警、辅警39人,警力相对不足。”所长王海清说,海亮商圈是侵财类案件的高发区域,更是派出所警力的重点投放点,为破解警力有限的难题,回民区分局从今年起启动“商圈警务”防控模式。 “商圈警务”防控模式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组建五支队伍、建立一套机制。该分局牵头组建由综治、司法、应急管理、文旅等部门参与的联合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治安防控和矛盾化解重点问题。派出所建立“商圈警务”指挥室,负责对商圈内的所有综治力量进行调度,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置。在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和商场保安五支队伍基础上,组建“商圈警务”巡逻防控队,24小时不定时进行巡逻防控。同时,依托派出所“两队一室”建立“商圈警务”办案机制,成立商圈办案队,并定期对巡逻安保人员进行全方位技能培训,锻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有效保护商圈秩序的正常运行。 “商圈警务”模式的建立不仅有效增强了防控能力,还提升了警民联动效能。据不完全统计,自回民区分局启动“商圈警务”以来,各类侵财类案件发案数下降40%,商户和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大增。 回民区分局局长张文铎说:“‘商圈警务’带来平安营商环境的同时,也推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享共治新格局,为下一步深入探索基层治理奠定了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