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新闻中心  >  地方新闻  >  新疆  > 正文

乘警长老高和他的“小喇叭”

2020年12月15日 22:24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马秀梅   
中国警察网 · 马秀梅  |  2020-12-15 22:24

  12月10日,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乌鲁木齐公安处举办了兰新高铁乌鲁木齐段平安运行五周年先进表彰大会,高光伟被授予“高铁卫士”荣誉称号。

  高光伟是乌鲁木齐公安处乘警支队四级高级警长,他累计值乘800余趟动车,值乘的列车2100余天未发生刑事治安案件。

  从警33年,调入乘警队27年,高光伟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三次、嘉奖一次、优秀共产党员、高铁十大卫士等荣誉称号;2019年他被授予全路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27载行车路,从热血青年到鬓角染霜,高光伟用日复一日的责任书写着列车上的安全。

  “欢迎大家乘坐本次动车,我是值乘本次列车的乘警,动车上禁止吸烟,卫生间也一样,吸烟会导致车辆减速停车,将会给予500-2000元罚款,还会进入失信名单……”12月14日,高光伟再次登上D8816次动车,一上车,他就拿起小喇叭逐节车厢宣传乘车安全事项。

  从昔日“绿铁皮”到如今的“银龙”,高光伟的小喇叭也跟了他20多年。

  “拿上小喇叭上车我才觉得踏实。许多旅客也是通过小喇叭记住了我。”高光伟抚摸着早已泛旧的喇叭说道。

  高光伟说,多年前,刚上车“进车厢”工作时,对乘客进行宣传、安全防范提醒是上车工作的规定程序,但用喇叭“喊”,他还有些腼腆。他也试图通过直接说对大家提醒,但乘客吵杂的声音很快盖过了他,逼不得已他用起了喇叭。谁知,这一用,“小喇叭”竟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伙伴。

  “早些年偷摸扒窃发案较多,看到旅客来报案,心里挺不是滋味儿。为了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自己琢磨编了实用、简短的宣传词,拿起小喇叭,挨个车厢地开展宣传。我把规定的宣传语换成乘客都能听懂的大白话,还加上一些具体的例子,有时还会编点顺口溜。”

  说来顺口,听来顺耳,既是提醒,也是震慑。他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年。除了胸前的工作证,随身携带的小喇叭也成了高光伟的一张名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乘客携带的物品也在发生变化,高光伟的宣传内容也跟着发生变化。

  针对携带现金的旅客,他重点提醒要看管好财物,防止被盗;携带电脑的旅客则提醒休息时要把电脑放在头部里侧;手机等移动设备,则要放在卧铺里侧等等。

  2014年11月16日,新疆高铁正式迎来首发之旅,高光伟也成为了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第一代高铁乘警。

  环境不同,“小喇叭”的宣传词也得与时俱进,高光伟结合动车全程禁烟的要求,加强禁烟宣传,确保动车平稳运行;站停时间短,切勿远离车门,防止发生误车事件;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专题开展防诈骗常识宣传,提高旅客安全防范意识。

  多一份提醒,少一份担心。2020年1月29日,D8804次列车乌鲁木齐站开车后,高光伟在查验车票时,一位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老人拿着盒装方便面去接开水,回到座位上时不慎将滚烫的泡面倒在年幼的孙女身上,孩子身上烫出许多泡。

  高光伟既心疼又自责,为了防止意外状况再次发生,他在每次宣传时,不忘提醒旅客接开水时防止烫伤,遇到怀抱婴儿的旅客,他会将喇叭关掉,怕喇叭声吵着孩子睡觉,并提醒他们怀抱孩子时,尽量不要靠近过道,避免孩子碰伤……

  他对待工作的执着精神深深影响和带动了全组的民警,全组民警在工作中都奋力拼搏,努力争先,在他的带动下,使班组的各项工作在全大队都名列前茅。

  今年7月,高光伟顾不上自己刚刚退乘休息,便又拖着疲惫的身躯转战前线,他主动请缨在特殊时期值乘列车,他在《决心书》中这样写道:“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和老党员,在关键时刻,我必须冲在最前边。”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乘警,高光伟很好地开展着各项工作。列车上,他带着小喇叭来回宣讲,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提醒旅客做好防护,不要恐慌。

  57岁的他连续值乘33天,这个工作量让不少年轻人都觉得乏力腿软,但高光伟越干越有干劲,他总说自己身体还硬朗,能坚持到最后。

  年近60,意味着高光伟离开岗位的日子也不远了。 高光伟说:“我会珍惜每一个带着小喇叭穿行车厢的日子。”  



责任编辑:徐立民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