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叶尔肯:执法办案中践行初心使命


5月29日,由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举办的2021年第一期法制骨干培训班圆满闭幕。在模拟案件办理竞赛活动中,代表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出征的民警巴特尔·叶尔肯办理的模拟案件获评“优秀案卷”。 从干一行,到钻一行,再到精一行,他一直在路上 2011年巴特尔·叶尔肯从新疆警察学院毕业,当年考入了警察队伍,自认为在执法办案领域属于科班出身,非常自信能把工作干好。 分配到边境派出所工作的他,第一次受理案件后,他觉得很简单,告诉师父自己肯定能把案子办好。然而过度自信往往会输给现实,在询问嫌疑人的环节,就把他难住了。现实告诉他边境辖区执法办案工作并不是课堂上老师讲述的那么简单。 第一次办案就受挫,他放空自我,从零开始,跟着师父学习执法办案。从接处警录入,到受理案件,从调查取证,到案件定性,再到送审结案,每一个环节他都要跟踪到底。 “这个小伙子勤奋、踏实,经得起我的批评,在工作上有股韧劲,当时我就觉得是块好料。”巴特尔·叶尔肯的师父沙亚哈提讲述。 巴特尔·叶尔肯为了提升自己执法办案的软实力,在其他民警休息的时间,他都会关起门来学习法律书籍;每次休假都要去拜访检察院、法院的朋友,参加法院审判旁听;每次到公安局审批案件,他总要带几个问题,向法制大队民警请教······ 三个月内,他曾将派出所近20年以来的案卷全部翻阅细读,而且对每个案件的办理情况,都写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向师父发起请教,坚决要把案件吃透,把程序弄精通。 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年之后成为了派出所的执法办案主力,身边的领导和同事都叫他“巴顾问”。 为提升破案率,他把脚步印到辖区每一个角落 2016年巴特尔·叶尔肯调入布尔津县冲乎尔边境派出所工作,冲乎尔镇地广人稀,辖区面积2000余平方公里,管辖14个村队。 执法办案一直是冲乎尔边境派出所的一项艰巨任务,巴特尔·叶尔肯一到派出所,就主动挑起了执法办案的大梁。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巴特尔·叶尔肯,从田间种地的到山上放牧的,可谓是无人不知。 2019年10月底,辖区发生一起男子冒充民警试图诱骗女大学生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唯独不能锁定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巴特尔·叶尔肯接手该案,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1很快就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 去年12月初,辖区发生一起线上卖牛的系列诈骗案件,巴特尔·叶尔肯带领民警在辖区有利位置蹲守三天,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边境辖区很多地方没有信号,要找人很多时候就如同大海捞针,只有熟悉辖区的每一户群众,熟悉辖区的每一个角落,才能提高破案率。”巴特尔·叶尔肯笑着说。 一心执法为民,他“吃”完原告“吃”被告 “我从游手好闲喝闷酒,到现在有了工作,收入稳定,家庭和睦,这些多亏了巴警官。”现在逢人哈某都要讲述自己与巴特尔·叶尔肯的故事。哈某正是今年3月巴特尔·叶尔肯亲手送进拘留所的对象。 “经过巴警官的教育,我对法律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我服了。”今年3月17日叶某拿着一包自家做的奶酪走进冲乎尔边境派出所,一定要当面感谢巴特尔·叶尔肯,这正是与哈某一同被处理的原告方。 “原告”和“被告”同时被处理,还同时来找民警表示感谢,这在背后的原因还得从一起故意伤害案说起。去年4月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一村内发生打架事件,有人受伤。接到报警后,巴特尔·叶尔肯迅速带领民警赶赴现场。 “你不能抓我,你把我抓走后,我家牛羊就没人管了,少了你赔吗?”叶某当场向民警辩解。 叶某被送进了拘留所,拘留执行前,巴特尔·叶尔肯接过了他手中的钥匙,拘留执行期间,每天定时到叶某家中帮助家人投喂牲畜、整理牛圈。叶某拘留执行完毕后,看到家中的变化,紧抱民警忏悔,瞬间流泪。 哈某拘留执行前,巴特尔·叶尔肯将其带回家中,告知家人其相关情况。结束13天的行政拘留后,巴特尔·叶尔肯当天就在哈某家中等他回家。得知哈某有电焊功底后,巴特尔立即跟镇区彩钢制作坊联系,带着哈某上门面试,为哈某介绍了稳定的电焊工作,就业解决了,收入有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双方都要满意,就是我办理案件的终极目标,我也一直在努力朝目标奋斗。”巴特尔·叶尔肯说。 从巴特尔·叶尔肯工作的冲乎尔边境派出所了解到,近两年,巴特尔·叶尔肯主办了派出所95%的案件,做到了零程序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