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曾文惠,现任福建省闽侯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曾获评全市“十佳责任区民警”等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个人嘉奖6次。
人物特点:
抽丝剥茧,做案件审理的“守门员”;推陈出新,做制度革新的“推进者”。
人物心声:
我会一直坚守在公安法制工作岗位,这是我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
网上点评:
曾队带出了团结协作、高效务实的法制队伍,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福建省闽侯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 张海
曾队工作细致入微,民警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福建省闽侯县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 龚立炳
曾文惠大队长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授法律知识,是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坚实助力者。——福建省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校长 林清
福建省闽侯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曾文惠的办公室里每天都有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民警。曾文惠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刻在心中,在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勤勉敬业
做法治工作的螺丝钉
2006年11月,曾文惠从基层派出所调入法制大队后就一头扎进各类案件中,仔细分析案情,提出自己的意见,小到法律文书制作中的标点符号,大到案件的定罪、定性,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015年12月,闽侯县青口镇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闽侯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曾文惠了解到案件侦查进展缓慢的情况后,主动请缨,加入专案组。
进入专案组的第一天,他就向办案单位要来全部卷宗,案卷堆得像一座小山。一连10天,他“窝”在办公桌前,向这座小山发起“冲锋”。
在曾文惠和办案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侦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不是曾大队长跟案指导,对证据材料中的疑点、盲点、矛盾点制定针对性侦办意见,案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突破。”同事吴文琦说。
织法为网
做法治建设“驿站站长”
“今天给我们上什么课?”培训会开始前,闽侯县公安局白沙派出所法制员黄润清笑着和曾文惠打招呼。
“法制大队像个‘菜鸟驿站’,我们派发的是法律知识,曾文惠就是我们这个‘驿站’的站长。”法制大队民警邱凤彩说。
曾文惠始终秉承“精研法律、服务实战”的工作信念,建立法制员定期培训和案件交叉检查机制,深入学习各类案件的审核监督、执法活动全流程监督等内容。此外,法制大队每周一召开案件评查会,对一周内审核的案件进行全景式回顾、多节点解剖。
民警的执法水平是执法质量的关键,曾文惠将基层民警最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炼,常态化举办培训班,组织大队民警深入一线办案单位送教上门。今年以来,法制大队先后组织执法培训3期,送教上门13场次,参训人员达600余人次。
从去年开始,法制大队牵头,联合刑侦、治安及派出所等警种部门开展法律知识“摆摊”宣传,向辖区群众发放“安全大礼包”。法制大队共组织开展普法宣传8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万余份,受教育群众8000余人。
闽侯县公安局法制部门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全流程、全要素监督,形成全领域、扁平化、实时性、合成化执法监督格局,公安执法更加规范公正透明,群众对公安执法的满意度持续提升。2022年以来,闽侯县公安局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减负增效
做数字执法的“领头羊”
2021年底,曾文惠大胆提出利用警务通手机对适合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全流程线上办理办结的设想。
如何让设想变成现实?曾文惠“解剖麻雀”式调研派出所日常接处警和打击处理情况。近3个月的时间,他马不停蹄奔波于各派出所和上级法制部门。
有了充分的调研基础,曾文惠把目光放在了App研发上,2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软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2022年5月,“掌上快办”App正式上线运行。经过升级,目前App已覆盖126类适用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由原来的24小时大幅缩短至20分钟。
曾文惠牵头研发“掌上快办”App带来的数字执法变革效应远不止于此。
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闽侯县公安局研发“福州e体+自主采”微信小程序,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作用,房东、用工单位负责人用时3分钟就可自主登记人员居住信息和从业人员信息。“福州e体+自主采”让流动人口信息登记更简单,“掌上快办”App对不配合的房屋管理员处罚更快捷,两个程序形成咬合式工作机制,形成闭环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基层民警的广泛认可。
“对于法制民警来说,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只是耐住寂寞、坚守信念,做执法质量的‘守门人’。”这是曾文惠一如既往前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