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没啥解不开的疙瘩,家和万事兴嘛”……近日,在河北省正定县公安局“莉英调解室”里,经过连续几日耐心调解,一起因房屋产权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终于被成功化解,一家人重归于好。
当地群众说:“有矛盾到‘莉英调解室’,等于挂上了‘专家号’,管用!”
1月6日,双方当事人在矛盾调解成功后向张莉英表示感谢。冯蓓 摄
今年50岁的张莉英从警30年,现任正定县公安局信访大队教导员。作为土生土长的正定人,她扎根基层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曾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省首届十大调解标兵称号。
2022年4月18日,正定县公安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创建以张莉英命名的“莉英调解室”。两年多来,“莉英调解室”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其中疑难矛盾纠纷70余起。
良方一:用乡音乡情解矛盾
2024年9月,分属两家保洁公司的郑某和杜某因责任区垃圾倾倒问题引发纠纷,后发生厮打,郑某被打成轻微伤。郑某报警后,派出所民警依法开展调解,但在赔偿方面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调解陷入僵局。
了解情况后,张莉英带领调解室成员先后6次来到郑某和杜某家中,耐心调解,还邀请专业律师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说着家乡话、聊着家务事,大家不厌其烦地为我讲法条、讲道理、摆事实,真心为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心里很踏实,对他们很认可。”当事人郑某对调解结果很满意,并为调解室工作点赞。
“乡音乡情自带亲切感,更容易打开群众心结。只有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才能把话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张莉英说。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莉英调解室”团队不断壮大。目前,团队共有50余名骨干成员,包括警务室和社区民警、治保主任等网格化治安调解志愿者。
各派出所在日常排查中发现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都会及时上报,由“莉英调解室”调解团队帮助调解。
良方二:灵活使用“五步法”
2024年10月,村民尹某因土地纠纷与史某发生冲突。尹某情绪激动,要求公安机关严厉追究史某的责任。这起纠纷经多次调解仍未化解,“硬骨头”交到了“莉英调解室”。
张莉英召集团队成员迅速介入,首先运用“五步法”的第一步——“稳情绪”,使双方都平静下来,从各自利益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其次运用“摸清底”方法,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尽量使双方当事人的调解意见趋向一致;再用“借外力”方法,调动当事人亲属参与进来,以促成调解;运用“衡利弊”方法,对调解之外的风险、成本进行告知,使当事人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最后通过运用“引案例”方法,向双方当事人介绍成功处理的类似典型纠纷,让当事人自我觉悟。经过连续工作,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共识。
“调解成功后,他们相视一笑、握手言和。对我来说,这就是最高兴的时刻。”张莉英笑着说。
良方三:融合推进情、理、法
工作中,“莉英调解室”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开出多个调解“良方”。
“五字诀”就是其中常用见效的一个。团队在“访”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分级负责矛盾纠纷调解;在“谈”中多讲“土话”、接地气的话,用真情打动双方;在“帮”中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促进矛盾化解;在“解”中,对当事人反映的合理诉求,予以跟踪落实,不合理的诉求解释到位;在“控”中依法处理违法人员,有力维护正常的治安秩序。
此外,“莉英调解室”整合街道、企业、小区物业、“五老”等积极因素,坚持及时取证,严格执法程序,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融合推进情、理、法,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推动矛盾纠纷快速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