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骑电动车千万要戴好头盔啊!”在“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现场,作为湖北交警宣讲团骨干成员,黄石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开发区·铁山区大队民警陈光明踩着泥泞的田埂,一边帮农户码放秧苗,一边操着地道的方言反复叮嘱。他和同事们的身影不仅活跃在村口文化广场,更深深扎根于农忙时节的阡陌之间——插秧时节的水田埂上飘荡着他们的安全口诀,采茶季的青翠茶园里回响着他们的温馨提醒,真正实现了“群众农忙到哪里,安全宣讲就跟进到哪里”。
陈光明在田间地头给“银龄”群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黄石市交管支队供图)
“老陈的课比电视剧还‘抓人’!”听着乡亲们质朴的夸赞,陈光明肩头的责任愈发沉重。在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的乡野阡陌、工厂车间、校园课堂,这位扎根基层20年的交通安全宣讲员,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从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的那天起,他就把乡间小路当作新的“战场”,将群众安危视为最重的“军令状”。
每年春耕秋收的关键节点,陈光明的“流动安全课”总会准时出现在田间地头。2024年在汪仁镇,他蹲在泥地里帮村民刘师傅的拖拉机粘贴反光标识,用地道的乡音念着自编的顺口溜:“三个轮子不载人,平安出行值千金”,围观的十多位农村群众听得直点头。在建筑工地安全培训现场,他抱着西瓜现场演示碰撞实验,瓜瓤飞溅时让工友们惊出一身冷汗时,他适时补上关键提醒:“要是骑车不戴头盔,这脑袋可不就跟这西瓜一个样!”
上周末参加下陆村老张家的喜宴,他带着自制的“酒驾成本清单”给满堂宾客算起“三本账”——“这法律账一算就是吊销驾照,经济账一算就是倾家荡产,家庭账一算就是亲人两行泪!”这场别开生面的安全课,让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最暖心的交警客人”。20载春秋里,这样的移动课堂他开设了1500余场,看着辖区农村交通事故率逐年下降,他觉得这比任何勋章都珍贵。这些年,他独创的“三必到”工作法早已深入人心:红白喜事必到场提醒,重大节庆必设点宣讲,事故黑点必回访整改。
面对不同受众群体,陈光明精心研发“定制化”宣传套餐:高考护航季,他自编的打油诗通过考场外的大喇叭温暖着万千学子:“赶考莫慌张,时间要算准,沉着又冷静,金榜必题名”;针对外卖骑手,他开设“配送路上的五分钟微课堂”;联合广场舞队编排的交通安全广场舞,更是让安全理念随着欢快的节奏深入人心。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铁打的条文,安全传播要带着人情的温度。”这是他20年如一日坚守的宣讲哲学。2024年为说服王太婆淘汰报废三轮车,他连续半个月登门拜访,今天帮着修代步车,明天接送老人孙辈,这份真诚最终融化了坚冰。老人家抹着眼泪说:“陈警官,就冲你这份心,我也不能当马路杀手!”
20年风雨兼程,37双磨穿的皮鞋见证着他的坚守,上百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着民情民意。但当看到孩子们举着“安全小卫士”奖状雀跃欢呼,目睹乡亲们自觉系上安全带的身影,所有艰辛都化作甘甜。如今,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成了交通安全宣传志愿者,小小的警营家庭俨然成了“安全宣传孵化基地”。
站在新修的柏油路旁,望着远处蜿蜒的乡村公路,陈光明深知这条守护之路没有终点。他说,只要乡亲们需要,他愿做永不熄灭的“安全火种”,把交通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根植在每个人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