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清晨,上海罗泾码头朝阳初升,一声悠长的鸣笛打破平静,中国能建燃机项目第一批国内杂货搭载中国籍船舶“中昌和盛”轮载运40280吨货物,从上海罗泾码头拔锚启航,缓缓驶离港口。这一船物资将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向沙特阿拉伯凯西姆港口,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中国能建承建的沙特凯西姆二期(Qassim2)燃机项目,是沙特“2030愿景”规划中的重点能源项目,由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广东院、浙江火电组成的联营体负责,涵盖3.6吉瓦燃机电站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全方位工作。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幅提升沙特电力系统安全性,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助力沙特在206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这批货物的运达,也将为沙特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除燃机外,此次运输的设备还涵盖牵引汽车、起重机、大巴车、挖掘机等多种货物,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多元化优势。这些物资将用于沙特凯西姆二期燃机项目以及沙特阿拉伯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及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中昌和盛”轮顺利通关,吴淞边检提前谋划,主动与船舶代理公司、海关、海事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制定详细的通关方案。船舶抵达港口后,吴淞边检迅速组织业务骨干,联合宝山海事联合登轮检查,通过优化查验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全部出境手续,为船舶节省了宝贵的运营时间。
吴淞边检站执勤三队教导员杨大楼表示:“我们始终秉持‘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理念,全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为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邵猛 王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