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又一阵大雨过后,华北油田雄安采油作业区草木葱茏、空气湿润。
这天上午,冀中公安局霸西分局岔南派出所雄安警务室门口,所长张惠凯正组织民警和第二采油厂治安保卫大队队员整装集合,戴上醒目的红袖标,扎好单警装备,套上黑胶雨鞋,将救生圈放进白色皮卡后车厢,准备开始今天的油区巡逻。
受台风影响,华北地区连日来持续降雨,通往井站、井场的乡村道路坑洼不平,积水严重,行驶中的皮卡车宛如在风浪中前行的小舟,不停左右摇晃,上下颠簸。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外面路上的积水
一路穿村过镇,不知拐了多少道弯,20多分钟后,汽车停在采油二厂雄安采油作业区岔南联合站门前。站长顾英杰得了信儿,已等在门口,就像迎接几位来家中做客的老朋友。
“咱们站离着大清河支流分洪道不足1公里,属危险区域,上游正泄洪,防洪这块一定要重视。”张惠凯一边叮嘱站内职工,一边和民警掀起防水塑料布,搬挪查看防洪沙袋。又到储备间,检查汽油抽水泵、救生衣、救生绳等防洪物资配备情况。
检查防洪沙袋
跟随联合站职工的脚步,深入站内,一个高11.68米容量3000方的大储油罐映入眼帘。“试一下消防栓,压力够吗?”“可以,增压后水柱能达到15米以上。”站内消防设施安全,也是民警们的检查重点。
站内沿着小路种了一排排果树,还没到成熟季节,山楂、苹果、梨子、核桃却早已沉甸甸坠满枝头。职工们攀着枝条摘了果子递给张惠凯几人:“这些梨子酸中带甜,味道不错你们尝尝。”顾英杰也笑着:“和张所他们是老熟人了,尤其特殊时期,他们几乎天天过来,不但震慑了偷油盗电的犯罪分子,也为我们的安全管理和生产保驾护航,让我们特别有安全感。”
上午10点47分,张惠凯带人开车抵达雄安新区龙湾镇道二村,这有一个警务执勤点。“我们所辖区涉4市7县,辖区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我们和企业加强沟通协作,今年在前期2个警务室的基础上,又在油区易发案部位、涉油重点村庄设立4个长期警务执勤点,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离张惠凯说的警务执勤点还有一百来米,车进不去了,前方是一条满是泥泞的小路,脚踩到里面就深深陷进去,雨鞋从带着粘性的泥里拔出来很是费力。
“草丛里有铺好的砖,踩着砖走。”远处传来执勤点辅警的喊声。砖块被茂盛的野草遮蔽,大家一边用脚拨开草丛一边跨步找到落脚点前行,油亮的蟋蟀、敏捷的蚂蚱被惊动,纷纷从草丛里跳出来。“蟋蟀多,蝉更多,晚上树林里密密麻麻一层,炸知了可是一顿美味大餐。”警务执勤点只有一个简陋的铁皮房子,两天送一次水,但坚守在这里,大家却苦中作乐、毫无怨言。
抵达警务执勤点,下车步巡。
中午近1点,队伍抵达雄安新区鄚州镇清河口村,红黄相间的采油树,绿意盎然的小树林,构成一幅安宁美丽的画面。“这是二厂油区的最南端,这里将来会是我们的一个前沿指挥部,喏,那边那个铁皮房子就是。”地面潮湿、空气燥热,简易铁皮房里有两张窄小的床铺,因为临窗漏雨,一边的被褥被临时掀起来。
“我们巡线时一出来就是小半天到一天,最远的是文西采油作业区,有一次到那调解完油地纠纷,回来都半夜了。”90后民警邱源的脸庞晒得黑乎乎的,一双大眼睛却很亮。
下午2点多,大家巡线完回到所里,腹内早已饥肠辘辘,值守民警给大家抱来从工区食堂打的盒饭,民警们二话不说,坐下就开始大快朵颐。“大家都习惯了,只要为了油区平安,我们苦点累点都不算啥,”张惠凯说。
入夏以来,冀中公安局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青纱帐”治安隐患整治行动,民警巡逻里程达上万公里,涉油案件同比下降85%,128起油地纠纷被第一时间化解。
用专业探测设备探测管线是否泄露。
广袤青纱帐里,民警们巡逻的步履仍在继续,创造平安油田的光辉征程上,有他们闪光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