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江北分局准确把握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定位,坚持“公安当先”,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创新举措、注重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 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健全工作机制建设,强化惠企服务落地,查堵点、破难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主动式”服务,下沉有力度。制定《江北分局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企业工作方案》,成立分局服务企业专班,分局班子成员带头,实行“一警一企”包保制度,包企干部每月定期入企开展走访工作,了解企业意见和诉求,及时梳理汇总问题和诉求,对能协调解决的合理诉求及时给予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后续跟踪处理。
“保姆式”服务,问题有人管。开通服务企业电话专线,建立“警企联动服务企业”微信群,着力解决企业咨询不畅通、投诉举报没人管的问题,对于企业反映的困难诉求,坚持做到1小时内反馈,24小时内处理完毕。建立警企座谈制度,每季度组织包保部门及相关企业召开一次座谈会,包保部门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并为企业答疑解惑,活动以来,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32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3件,解决安全问题6个。
“摇篮式”服务,精准更精心。在辖区企业实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落实企业生产经营上、中旬“宁静日”制度,建立企业诉求收集、转交、督导落实和入企检查核准机制,执法检查部门未经分局服务企业专班审批同意,严禁进入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进驻式“服务,效率更贴心。落实民警进企业、进车间、进工地,对接班组、跟进项目,实现警务服务点对点、面对面、全覆盖。吉化大项目启动后,成立12个“警企服务岗”“项目建设警务室”,20名警力与项目工地建设者同工作,与安保人员共巡防,完全融入企业生产、融入工地建设。
立足自身职能 营造稳定有序的治安环境
紧扣辖区企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严打涉企犯罪、防范经济风险,护航经济发展。
严把人员入厂审核关。吉化大项目转型升级,各厂区外来施工人员数量激增,5个业务大队对外来入场人员进行逐人风险排查,确保做到尽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企业建设把好第一关。
加强企业安全防范。建立联合巡防模式,由各包保大队牵头,联合吉化公司武保部人员对厂区及周边进行24小时不定时巡逻检查,巡逻出行必亮警灯,提高见警率,加大了震慑力度,防止偷盗现象及其他影响治安事件的发生。通过对重点部位、要害岗位驻巡、夜巡力度,开展“打防管控服”一体化巡逻勤务,化解风险隐患21处。
规范企业现场管理。推动企业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建立生产区域硬隔离,规范外来人员、物资车辆挂牌、凭证有序出入,从严资格审查特种车辆安全和驾驶员资质。严格现场动火、用电审批手续,杜绝安全隐患。严格把关施工材料质量“进口关”;对拆下来的废旧物资实行建档归库,严把物资“出口关”,双向把控,杜绝隐患。
加大涉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分局各业务大队深入辖区企业收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生产案件线索,一经发现,优先处置、坚决打击、依法严惩,坚决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截至目前,辖区涉企无重大违法犯罪案事件发生,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提升企业员工防范意识。各业务大队深入企业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组织法律讲座、发放传单、张贴标语和网络宣传等多样形式,向企业员工宣讲法律知识和反诈常识,切实增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和反诈意识,提升警示性,防止企业员工受到不法侵害,保护了财产安全。
强化内部监督 打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牢固树立“为企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理念,依托相关政策规定,严格规范公安民警在服务企业过程中行为活动,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全警教育引导。树立全警抓营商,人人、事事、处处、时时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深化宣传发动,使全警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真正把企业和群众的事,当成最重要的事,千方百计帮他们解决困难、提供便利。
强化日常监督。坚持从严管理不动摇,明确公安民警与企业交往界限,从严划定法律底线和纪律红线,做到既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又依法依规、廉洁用权,切实为企业架起“安全罩”“防护网”。对分局民警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侵害企业利益的问题,敢于刀刃向内抓整改,切实解决公仆意识淡薄的问题。
及时整改问题。分局服企专班通过对服务企业工作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对从中发现的问题,会同相关大队和企业,就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查找形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防止问题扩大化。
提高服务质量。针对上级部门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中通报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专门方案集中开展政务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巩固前期工作成果,提升后期服务质量,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打造一支素质强、形象佳,让企业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的公安队伍,担当起服务发展大局“护航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