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近年来,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扎实推进移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稳边固防、开发开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目标,在吉林千里边关绘就出一幅幸福美丽的平安画卷。
提升平安“成色”
总站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组建专业队伍,构建“巡查预警、综合指挥、就近出警、快速处置”警务模式,形成了以县域为中心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在“平安边境”建设中,该总站各级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整治防范行动,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总站牢固树立“积小安为大安”工作理念,2023年以来,深入开展系列专项行动,辖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双下降”,边境治理能力大幅度提升,边境地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
两年来,总站各级积极探索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所属边境派出所全部完成“队室制”警务改革,所领导和民警辅警全额完成“三进”,400余个村屯社区全面运行“一村(格)一警一连”巡防机制,既夯实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彰显边境“特色”
夏天一条板凳、一把蒲扇,冬天一盆炭火、一壶热茶,警民一心,共话发展。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建国边境派出所建立“纳凉夜话”机制,在“警地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警民融合”的成功实践,是“平安边境”建设在基层的一个缩影。
长白山边境管理支队结合“逢三说事”群众议事机制、“6+N”走访模式,设置漫江村服务大厅群众接待窗口,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化边境管理支队在所属边境派出所陆续搭建起“麻线帮帮团”“红色物业”“道德银行”“背包警务”等新型警地警务模式,切实将边防政策法规宣传、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警务工作,有效打通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100 米”。延边边境管理支队推行“政府驻村干部+民(辅)警+联防组长+连防护”四级联创模式,为管边护边注入“强心剂”、跑出“加速度”,齐力推进平安边境建设。
找准社会治理的方子,找好守护平安的法子, 找对联系群众的路子,在一起起矛盾化解中做到处置在早、矛盾不上交;在一个个案事件中做到为民解忧、平安不出事;在一次次为民服务中做到倾心尽力、服务不缺位……一个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不断夯实吉林平安社会的根基。
增添发展“亮色”
“我们家变化太大了,全村发展旅游,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特色居民房,加上电商推广,土特产等农副产品卖的特别快,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当提到变化,马鹿沟镇果园村居民崔京熙颇有感触。
如今,宽敞的乡村公路把马鹿沟镇沿途的旅游景点、传统村落等特色旅游资源串成了一条线,成片的果园、别致的院落,在山水、田野间如同世外桃源。
马鹿沟边境派出所依托镇政府,联合驻村工作队推动“产业活镇、生态立镇、项目兴镇”,共同打造了以果园村、十八道沟村为核心的产业链,开发了朝鲜族民俗文化体验、高山露营、温泉度假、田园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带动7个村113户村民发展民宿旅游;创新村企联建共同体,实施“龙头企业+党支部+农户”发展模式,与辖区企业合作,实现了村企联建全覆盖。
近年来,该总站在做好边境稳定工作的同时,把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平安边境”建设的“必答题”,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平安边境村、“百村提升”等联创联建活动。聚焦乡村振兴,出台实施“支持长吉图建设”“服务吉林振兴”等50余项保障服务举措,增加智能查验系统,提升游客通关效率,配合职能部门申请引进60余个边民致富项目,加快推进边境城镇和乡村建设进程,全力为吉林边境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