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繁华、一望无际的湿地深处,横跨龙江大地的滨州线犹如一条钢铁巨龙在一座四等小站穿梭而过。靠着一双皮鞋,王军从暖春走到寒冬,从年轻力壮走到两鬓斑白。这是他在哈尔滨铁路公安局齐齐哈尔铁路公安处杜尔伯特站派出所烟筒屯警务区值守的第22个春运,也是第20次缺席家里的年夜饭。
铁路线上的“流动岗亭”
烟筒屯警务区地处扎龙自然保护区腹地,这里地方虽小,工作却一样都不少,线路巡查、内部防范、爱路护路宣传都需要一件件去落实。
冬天的清晨寒风刺骨,天还没亮,王军就已穿戴整齐开始了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踏查铁路线路。刚下过大雪的线路漫长又崎岖,一来一回就要将近两个小时。他也只能步行,深一脚浅一脚,不等到地方两只鞋便早已灌满了雪,所以王军总喜欢穿大两号的鞋子,因为这样可以多穿几双毡袜、多垫几副鞋垫在里面。王军说:“冬天没办法,只能靠脚来走,夏天的时候,骑车子巡线效率高,也是我特有的工作方法。”王军妻子给他算过这样一笔账,每天巡线20公里,抛除节假日,22年将近4万多公里。
村民口中的“老王大哥”
巡线归来,在屋里没缓上一会,王军就起身准备去村里走走。临走时,拿起了一大包旧衣服。“这是给村里老高家的。”王军解释说。“我是13年前跟他们家认识的,家里3口人,都是务农的,小高还有慢性病,咱能帮点啥就帮点啥呗。”平日里看望、劈柴、送煤、盖牛棚、维修家电、检查电路,这一件件小事在小高一家的心中汇成了一股暖流,他们深深感谢并支持着王军,帮着他动员村里的百姓,清除铁路线两旁易燃的枯草,“不给王哥添麻烦”是百姓心中的共识,也正是有了村民们的支持,烟筒屯警务区一直保持着十几年线路平安。王军喜欢与群众打交道,在村民家中坐一坐、唠一唠,见到群众有困难,他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便利。
廿年坚守的“驻站荣光”
回到警务区,王军拿出一本笔记本,泛黄的工作日志上记载了他与烟筒屯警务区的“寒来暑往”。王军说,这些年也有很多机会能够走出去,但这儿总要有人守着,也真是舍不得。
今年春运,由于工作的繁忙,王军的腿变得更勤了,考虑到同事们家都离单位远,身为“坐地户”的他决定过年这几天都在警务区过,这样的决定,他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多少年了。王军和许多奋斗在一线的民警们一样,没有节假日,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家人,单纯热爱着这份事业。
王军常说:我就是七万多铁警里普通的一员,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对自己所做的事业非常自豪,坚守在这里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