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1000余名辅警共协助破案2500余起,参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400余名,调处矛盾纠纷1.1万余起,采集信息5.8万余条,涌现出淮安市‘十佳辅警’金鑫等一批先进典型。”这是今年以来,江苏省涟水县公安局针对辅警队伍管理中暴露出的活力不够等“短板”问题,运用“木桶定律”进行集中破解,有效提升辅警队伍管理质态的喜人成果。
“以问题为导向,创新运用‘木桶定律’,加高‘门槛’,加固‘管理’,补齐‘关爱’,助推辅警管理蝶变升级,不断提升辅警的‘战力指数’。”涟水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马仁慧说。
加高“门槛”木板
强化队伍基础
4月23日上午,在涟水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现场,85名经过体能测试、文化考试的考生进入面试阶段。
涟水县公安局制定严格的招录标准,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录,并对报名人员开展体能测试、文化考试、面试、体检、政审等考察环节。同时,该局还制订《全县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对其进行优化提升测试。截至目前,共有857名辅警通过测试。
针对全县学历水平不达标的一批辅警人员,涟水县公安局要求其先提升自身学历水平再参加优化提升。他们参照民警“战训合一、轮值轮训”模式,建立由岗前培训、岗位轮训、日常培训构成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集中培训,形成“全局集中训、用人单位定期训、民警传帮带领训”的模式,全面提高辅警法治理念、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
另外,全县公安机关根据各单位实际每年开展一到两次不定期的辅警双聘工作,竞争上岗的个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竞聘志愿,再由责任民警选择,最终统筹确定各个岗位的人员及离岗培训人员名单。今年以来,已通过此种方式交换岗位173人次,淘汰不作为人员11人。
加固“管理”木箍
深化队伍质量
8月21日,涟水县公安局出台了《警务辅助人员三十个不准负面行为清单》,从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规范辅警队伍管理。巡特警大队辅警周永政说:“这份清单,让我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涟水县公安局按照6大类34个具体岗位逐人定岗定责,并针对辅警岗位违纪违规风险点制定负面清单,要求用人单位加强日常检查,落实整改措施,限期对账销号,确保清除侵蚀辅警队伍健康肌体的不良习惯和风险隐患。同时,他们积极开展每月辅警队伍思想状况分析,做到与民警队伍同部署、同落实,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涟水县公安局围绕政治纪律、学习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工作态度、保密纪律、证件装备管理使用、警容风纪、公车使用、内部管理等10个方面,开展“每月十必查”工作,持续加大督导检查、跟踪通报问效力度,累计下发专题检查通报、联合督查通报共10期,排查整改各类问题112个,对57名辅警进行了记分或问责。
涟水县公安局实行分类考核,试用期考核结果作为是否正式录用依据;月度考核结果作为绩效津贴发放标准依据;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调整薪酬、层级晋升、续聘解聘依据。此外,涟水县公安局还建立警辅责任捆绑管理机制,本着“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原则,一旦辅警出现工作失误或违规违纪现象立即追究管理民警的“连带”责任,倒逼管理民警做好辅警身边的“监察员”,截至目前,全局共有9名民警因分管辅警出现问题被通报。
补齐“关爱”木板
营造温情警营
今年初,涟水县公安局专门联系保险公司,为全局辅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险,这是该局关爱辅警的一个例子。
涟水县公安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为辅警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规范医疗救助、心理辅导等保障,开通辅警救助绿色通道,每年按照民警标准开展体检活动,全方位关爱辅警身心健康。他们积极做好谈心谈话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覆盖全局辅警的谈心谈话活动,及时了解、帮助辅警消除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和顾虑。涟水县公安局同步开展辅警表彰与民警表彰,依托每季度辅警嘉奖评选活动,注重日常工作中对辅警先进事迹的收集整理、总结宣传,推动典型培树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升辅警的职业认同感。今年以来,已评选出35名优秀辅警,发放了奖金和证书。
此外,涟水县公安局还将辅警队伍全部纳入局工会,并建立辅警体检和慰问机制,对因公负伤或生病住院的辅警及时看望慰问,送上关怀,让辅警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我们辅警的福利保障现在越来越好,心里很感动,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局里对我们各方面的关怀。”交警大队辅警余建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