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凌晨,江苏省苏州市发布疫情防控通告称,有4人核酸检测初筛及复核结果均呈阳性,15日增至31例。
驻守在苏州南大门的太仓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承担着疫情防控“前沿哨位”的重要职责,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该站坚持强管控与硬支撑两手抓、硬措施与软服务一起上,让疫情防控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确保国门口岸安全无虞。
战鼓催征,火速吹响“集结号”
2月14日8时,该站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动员部署会,各执勤队支部积极响应。“我们处在防控的最前沿,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危机关头要豁得出来!”26名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民警,纷纷放弃调休,主动请缨作战。
“我在边境派出所工作20多年,我留下来。”石强是该站执勤四队副队长,动员令下达后,他第一个放弃调休,向所在支部递交请战书。
同样被疫情打乱计划的还有该站民警李金鹏,这一天对他来说本该是幸福甜蜜的日子,早已计划好在情人节当天与未婚妻领取结婚证,步入婚姻殿堂。“战友们都奋战在一线,这时候我更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向未婚妻交代了几句,李金鹏便一头扎进工作中。
动员令下达不到8小时,该站火速成立党员先锋队3支、快反小组6个、最小作战单元8个,站主官赴一线开展情况调研2次,一面面鲜红旗帜高高飘扬,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屹立,全体民警勇当先锋。
全力以赴,织密口岸“防控网”
“上港正和码头13号泊位1艘外轮上1名船员腹痛,需开通‘紧急通道’,请专班民警前往办理。”不到20分钟,该站专班民警便顺利完成救助,返回执勤点。在该站启动的疫情防控紧急预案中,运行已久的高风险岗位勤务专班机制,在这场疫情大考前展现出了显著的制度优势。
自去年10月1日起,该站优中选优,挑选思想、业务、作风过硬的12名民警,组建高风险岗位勤务专班,实施“7天集中封闭执勤、7天集中隔离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闭环勤务模式。
“我们重点负责船员换班、船体检查、案件办理等风险高、挑战大的勤务,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保证队伍内部安全稳定。”专班民警王钦程介绍。
在该站指挥中心,新组建的疫情数据排查专班正夜以继日研判船舶、船员及口岸相关人员动态轨迹,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并将排查结果及时推送给海关、市卫健委等单位,形成精准有效的数据管理闭环。同时加强与联防联控单位、口岸企业联系,通过锚地联合巡查、值班室视频巡查、限定区域人车巡逻等方式,加大管控力度,切实阻隔疫情经口岸向内地传播。
此外,该站大力推行“网上办、指尖办、预约办、电话办”便民举措,鼓励服务对象通过“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办理各类行政许可证件,持续精细化服务,将“面对面”转为“屏对屏”,避免接触性传播可能。
沁润心田,激发内生“动力源”
“惠警超市24小时开放,民警可随时前来购买。”14日上午,该站惠警超市职工张建良正马不停蹄地进购生活物资,以减少疫情期间民警职工外出购物、就餐等感染风险。“针对双警家庭工作繁忙无法抽身的情况,我们正在计划开展送货上门服务。”张建良说。
如何让民警舒心、家属放心,是该站暖警工作的关键所在。该站通过对接驻地医院,定期上门为民警开展核酸检测,及时邀请专家对防护技能进行专业培训,精准指导全体民警掌握防控指南、流程和标准,并按照“保重点、保急需、保一线”的原则,优先保障一线民警防疫物资所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民警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暖心关怀让民警“放开手脚”,思政工作让民警“卸下包袱”。该站第一时间开通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开展心理疏导、危机预防,逐级逐岗逐人进行谈心谈话,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发出《致一线执勤民警职工家属的一封信》,吹响携手打赢防疫攻坚战“冲锋号角”。
同时,该站重视关心关爱隔离民警,建立“心理辅导微信群”,安排心理专家24小时在线值班,为隔离民警开展心理辅导,提高民警职工心理抗压和自我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