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333省道与甘垛长海路交叉路口有一位老人迷路,请安排车辆协助。”6月4日晚11点多,江苏省高邮市公安局交通巡防劝导队员吴传定和同事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蜷缩在路边,旁边还停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夜色中,老人神情茫然,面对询问反应迟缓。吴传定蹲下身耐心沟通,终于得知老人是泰州兴化人。队员们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联系交警中队。经过多方接力,凌晨时分,老人终于平安回到家人身边。这样温暖的救助场景,正是这支队伍日常工作的生动写照。
为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2024年9月,高邮市公安局组建了一支72人的专业化交通巡防劝导队。队伍以境内国省道为主干,辐射全市13个乡镇重点路段,采取“动态巡查+定点值守”模式,聚焦违停整治、违法劝导、隐患排查、重点车辆管控及安全宣传等核心任务,在车辆高峰与隐患高发时段开展循环巡查,将交通治理延伸到乡村每个角落,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道路安全水平。
为全力保障这支队伍高效履职,高邮市公安局还在重点路口同步规划建设了12处标准化巡防劝导工作站,饮水机、充电桩、休息座椅等实用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巡防队员们奔波途中的温暖港湾与坚实后盾。
“师傅,这里不能停车!”在233国道高邮段,劝导员陈宝军举着提示牌快步上前。一辆重型货车正停在路边,司机打算小憩,陈宝军耐心解释:“往前两公里就是服务区,既能安心休息,也不影响道路通行。”说着递上便民服务卡,上面清晰标注着附近服务区与停车场位置。
前不久的一个清晨,当天值班的交通巡防劝导队员在郭菱路县道巡查时,发现一段护栏因撞击严重变形。他们迅速设置警示锥桶,多角度拍摄照片,通过工作群上报信息。不到半小时,养护人员便抵达现场开展修复。依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队员们已累计排查修复路面坑洼、标志缺失等隐患93处。不仅如此,当发现超载、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时,队员们还会化身“信息中转站”,第一时间将线索精准上报交警中队处置。
“头盔戴得牢,平安伴到老!”在临泽镇中心广场,劝导员推着移动宣传车,播放着自己录制的交通安全顺口溜。作为安全宣传员,他们创新采用“四个一”宣传法:一场方言故事会、一本图文手册、一段警示视频、一次模拟体验。宣传现场,队员用道具演示戴头盔和不戴头盔的不同后果,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他们还坚守在农村路口,对过往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驾乘人员进行现场劝导。
在日常巡防过程中,他们既是发现问题的“眼睛”,及时排查出交通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又是解决问题的“桥梁”,通过劝导、上报、宣传等多种方式,推动问题的解决。数据印证成效:近一年来,高邮国省道及重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警情数、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2%、20.4%,用实实在在的安全成果彰显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从晨光熹微到灯火阑珊,他们的身影在不断接力中,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安全网络。他们用沾满晨露的坚守、浸透汗水的付出,让每一次耐心劝导都化作平安的基石,每一次隐患排除都成为守护的勋章,在高邮的道路上,书写着永不褪色的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