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的讲解非常实用,特别是救生设备的使用技巧,这些知识在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7月8日,在江苏省东海县西双湖景区,游客刘女士在观看派出所民警演示溺水自救与施救的正确方法后,开心地说道。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涉水活动增多,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东海县公安局创新构建“人防+技防+心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通过智能预警、联动巡查、精准宣教等举措,全方位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科技赋能:178套智能监控筑起“电子堤坝”
7月7日下午,东海县公安局房山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民警通过防溺水点监控发现,多名群众在水库边嬉戏。发现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喊话,并联系周边巡逻民警赶至现场开展安全教育,最终成功将几名群众劝离,消除了安全隐患。这得益于东海警方打造的智能防溺水防控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防溺水工作,东海县公安局近日在全县重点水域布设178套防溺水智能感知监控系统,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电子堤坝”。
该套防溺水智能感知监控集智能摄像头、红外感应、语音播报等于一体,可以进行全水域感知、全天候预警、全程可视化的24小时动态捕捉跟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有限的问题。
联动巡查:多方力量构建“安全闭环”
东海警方创新建立“1+3+N”巡查机制,即以派出所民警为主导,生态义警、网格员、水域管理员三方协同,发动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各派出所每天安排专门警力,在午后至傍晚等重点时段对辖区内水库、池塘、河道等开展高频次巡查。
“我们建立了水域巡查台账,对每处水域实行‘一域一档’管理,明确责任民警和巡查路线。”东海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倪文刚介绍,他们联合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在事故多发水域增设救生圈、安全绳等应急设备86套,设置醒目警示标识120余处。
此外,东海县公安局还为各派出所配备了一整套救生装备,定期开展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处置。这套联动巡查机制,形成了从预警发现到现场处置的“安全闭环”,有力强化了“人防”基础。
群防群治:全民参与筑牢“心防”基石
东海县公安局在强化“技防”与“人防”的同时,深植“心防”理念,通过制度激励与精准宣教,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提升公众安全素养。
“看到有孩子在危险水域玩耍,立即拨打举报电话,不仅能避免悲剧发生,还能获得奖励,这个制度很有意义。”7月10日,正在水库边巡查的生态义警王先生对警方新推行的“吹哨人”制度赞不绝口。该制度由东海县公安局联合县见义勇为基金会推出,鼓励广大群众特别是水域周边居民、钓鱼爱好者等充当防溺水“哨兵”,对发现未成年人独自或结伴在危险水域嬉戏、游泳等行为,第一时间拨打110或通过“东海警方”微信公众号举报。经核实有效的举报给予奖励,并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吹哨人”制度将社会监督力量纳入防控体系,实现了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自实施以来,已收到有效举报37起,劝阻未成年人涉水行为86人次。
在意识提升方面,东海县公安局联合教育部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发了“理论+实操”的特色课程体系。暑期前“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已开展56场,覆盖师生1.8万余人次。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学习防溺水知识。
在社区层面,警方创新推出“防溺水微课堂”,组织民警、志愿者深入村居开展“敲门行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此外,还利用无人机喊话、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让防溺水意识真正深入人心,筑牢“心防”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