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的‘僵尸车’清理走,推车容易多了,整个社区顿感明亮,住着更舒心了。”7月9日,江苏省宿迁市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一小区单元楼旁的非机动车停车棚里,居民张阿姨开心地说着。
入夏以来,宿迁市公安局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分局开展“僵尸非机动车”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了一批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问题车辆,有力提升了公共停车位周转使用率。
围绕“释放公共空间资源,消除消防安全隐患,遏制盗窃案件发生”目标,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分局就建立“僵尸非机动车”联合清理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积极赢得当地管委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强力支持;多次组织城管局、消防救援大队、规划建设局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确定整治重点、细化清理措施、明确整改期限;把“僵尸非机动车”清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为公共空间区域“僵尸非机动车”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早该清理这些长期搁置的废旧电动车、电动三轮车了!这些车占着公共位置,我们每次都没办法停。”现场群众对前来清理“僵尸非机动车”的民警说。
行动期间,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分局坚持疏堵结合原则,统筹运用宣传、告知、劝离、拖移等刚柔手段,强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民警们按照“规范设置一批、整治上牌一批、清理整治一批”要求认真做好信息登记、整理归档;在全面摸清现有停车设施和车辆停放现状基础上,督促小区物业进一步挖掘停车资源,改善小区非机动车停车秩序。
对无车辆信息、无法联系或经通知仍拒不配合的车主,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分局民警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违法事实和证据,对这些“僵尸非机动车”依法拖曳清障处理。
“通过专项整治清理行动,真正实现还空间于民、还安全于民、还整洁于民,提升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净化城市环境。”园区派出所所长车志国表示。
下一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分局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谋”字上下足功夫,“抓”字上彰显力度,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最大限度减少“僵尸非机动车”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