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涟水县,唐集派出所的民警辅警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平安卫士”。他们守护着65平方公里辖区、13个行政村、2.9万常住人口。近年来,他们用实干与创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平安密码”,推动警务模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密码一:“亮剑”护安,重拳打击民生小案
“小案”连民心,更能检验警务实效。唐集派出所紧盯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坚持“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以快侦、快破、快挽损回应群众期待。
唐集派出所牢固树立“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理念,从查破“小案”着手,坚持快侦、快破、快挽损,切实维护群众财产安全。 同时,该所采取“步巡+车巡”“日巡+夜巡”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案件多发区域及重点部位进行常态化巡逻防控,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和力量,不断强化联勤、联动,营造全镇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去年以来,辖区侵财案件下降35.7%。
密码二:“春风”解忧,温情守护点滴期盼
服务无小事,点滴见初心。唐集派出所如春风化雨,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近日,辖区沈费村丁某焦急报警,称其藏在书中的3300元现金“不翼而飞”。唐集派出所所长徐骞带队赶到现场,细致勘查无盗窃痕迹,徐骞耐心与丁某沟通,并一同翻找。最终,在一袋稻谷里找到了那本被不小心压进去的书,现金完好无损。“真是太感谢了!”丁某紧握着失而复得的钱,连声道谢又为乌龙致歉。
这仅是唐集派出所服务为民的一个缩影。该所立足“派出所主防”,将寻物挽损、暖心救助等“小事”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针对辖区实际,推出假期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面对老年人口多的特点,常态化开展普法、反诈、交通安全宣传,提升群众自防能力。
密码三:“润心”化纷,巧手织就乡邻和谐
乡村纠纷,重在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唐集派出所善做“润心剂”,联合多方力量,巧解千千结。
2025年初,辖区周程村民周某路与周某高因土地地界划分争执不下,多次报警,矛盾激化。唐集派出所民警刘威实地查看,倾听双方诉求。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他沉着应对,从法、理、情多角度耐心劝导。为防止纠纷升级,唐集派出所主动联动镇政府、司法所、国土所、综治办及村委会,组建调解工作组。历经3个多月走访、协商,5月10日,在多方见证下,重新清晰划定地界,双方握手言和。“谢谢你们耐心调解,这样处理我们心服口服!”当事人紧握刘威的手感激道。
“土地纠纷是农村最常见且不易调处的一类。我们坚持早干预、早介入,提升化解效率。”所长徐骞介绍,他们秉持“群众工作无小事,小纠纷当大事办”理念,深入分析辖区家庭婚恋、邻里、土地等纠纷特点,建立联动调解机制,协同综治、司法、妇联、村居持续跟进,确保矛盾不反弹。
唐集派出所民警辅警在出警、走访、巡逻中化身“流动普法员”,用乡音俚语讲解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