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合肥公安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工作成效及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相关举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合肥公安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建立由市公安局主要领导总牵头的为民护企服务工作体系,成立市县两级“为民护企服务中心”,持续推动合肥公安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45条重点举措落地见效,有力护航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更强保护。合肥公安全面建成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快侦快破侵企案件560余起;指导成立全国首个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联合会,70余家头部企业入会,为200余家企业提供指导建立内控制度、预防降低职务犯罪等优质法律服务;牵头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联盟,首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一体化工作模式”,侦破知识产权保护案件131起。合肥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支队连续2年被国家知产局、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每周六常态化开展“警企议事”活动1300余场,建立798个“警企议事群”、251个“为企服务警务室”,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
坚持模式创新,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强动能。合肥公安全力推动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在合肥落地,符合条件的54国人员,可从合肥市机场口岸免签入境,停留活动达240小时(10天);加速外国人永居证应用,成为重点企业招才引智“金招牌”。优化人才综合服务举措,推动出台《合肥市进一步优化落户政策八项举措》,合肥市常住人口增量位列全国前列;聚力创新法务区建设,打造融“科技创新、理论研究、项目培育、人才培养、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安徽数字法治研发应用基地”。
坚持协作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场景。合肥公安创新成立“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研究中心”,为76家新能源整车及配套企业排除安全隐患277处;全面开放城市交管治理场景,向“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2826.9公里,总里程位列全国前十,推动大众等企业参与交通部首批自动驾驶试点;在全国率先试点国产小客车预查验新模式,被评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省自贸区“十佳”案例;联合“低空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无人机+挂载”研发和无人车场景应用;积极促进会展经济良性发展,展会申办手续成为长三角最便捷城市之一。
坚持服务创新,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更佳体验。合肥公安开展“枫桥式服务大厅”全覆盖创建活动,全市公安机关开设121个综合窗口、37个为企服务专窗,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门办、一窗办”,全年办事服务930余万件;大力推行“无证明办事”,无犯罪记录证明、临时身份证明、出入境记录证明、机动车行驶证、商品房备案信息、律师信息、企业营业执照等13类证明材料,无需企业群众再提供;全面推广“一照通拍、全域应用”改革,通过数字赋能,群众拍一次照片即可在公安户政、出入境、交警等证照场景应用,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复用”。
2025年,合肥公安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创新是最好的营商动能、服务是最好的营商办法”工作理念,坚持“政务、法务、商务、服务”一体发力,持续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竭力护航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出20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聚焦营造智慧高效、优质便捷、诚信透明的政务环境,合肥公安局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加强公安“综合窗口”建设,深化“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无证明办事”等便民利企服务举措和更多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实体化运行“网办中心”“客服中心”,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效能;优化出入境管理服务举措,推进“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压减企业赴港澳商务备案许可办理时限;便捷车驾管服务,打造车管“云窗口”“警邮车管e站”,科学增设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站,推动车驾管业务“视频办、上门办、就近办”。
聚焦营造安全稳定、规范有序、保障有力的法务环境,合肥公安加强与检察院、法院、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协作联动,优化升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持续发挥“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联合会”作用,严打各类侵企犯罪;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推广“知识产权行刑一体化执法工作模式”,推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从被动介入向“事前”主动宣防引导、“事中”指导规范取证、“事后”及时报案止损转变;建强立体网络防护体系,常态化监测通报企业网络安全风险;针对企业负责人、财会等群体精准开展反诈宣传;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提醒机制,帮助企业防范经营安全风险;完善“阳光冻结”制度,便捷企业申报反诈“白名单”。
聚焦营造公平正义、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商务环境,合肥公安推动警务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拓展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三新三首”在公安实战落地应用;开展全市重要交通节点道路小微改造,深化绿波道路“点睛行动”,提升城市通行效率。深化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应用,探索小额人伤事故现场快速赔付等,提升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提升涉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管理服务效能,发展壮大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指导行业协会发挥好自律自治作用;深化涉企执法监督,建立基层办理涉企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加强执法各环节、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涉企案件异地办案协作审查;推行入企“综合查一次”,构建“公安部门联合、检查服务集成、一次服务到位”的入企检查服务新模式。
聚焦营造精准发力、主动有为、亲清统一的服务环境,合肥公安优化提升“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建立重点诉求“要事特办、现场核办、专项深办、提级督办”,推动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健全涉企投诉处理机制,规范涉企投诉受理、交办、办理、反馈、回访等工作流程,提升办理质效;深化“警官联系包保企业”制度,在企业聚集区设立综合性警务站,加强警企联系、开展矛盾化解、提供公安政务服务;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评价,建立公安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精准发布公安便民惠企政策举措,常态化开展“警企议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