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航古城景区治安环境,2024年8月,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创新建立 “古城警务区”,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以 “古城警务” 播撒 “和合种子”,用行动和业绩谱写新时代 “和合” 新篇章。截至目前,古城景区警情数较同期下降 55%,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目标。
文化赋能,让 “和合” 融入警务工作
作为芜湖市标志性文化载体景区,芜湖古城与安徽桐城 “六尺巷” 有着同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 “礼让和为贵” 价值理念与传统的 “和合” 文化紧密相连。
镜湖分局充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治理念,将 “和合” 文化赋能警务工作,创新建立 “古城警务区”。根据古城治安特点,建立一个警务室和一个警务站,从分局战防联勤中心、东门派出所及特巡警大队等多部门警种抽调 30 余名警力进驻办公。同时,整合古城社区、物业、“义警”、市场监管等单位 320 余名社会力量,建立网格化管理和 “1+N” 矛盾纠纷调处法。通过公安和社会力量的融合,从服务前置到职能优化,从网格责任到联勤联动,以 “六尺巷” 文化为导向,把矛盾纠纷和常见管理难题从源头进行剖析,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基层治理的实效上寻找破题之匙,进一步提升了景区警务工作的服务管理水平,打造新时代警务工作标杆。
今年1月3日,古城警务区接到游客李先生报警:其在一家食品店购买食品时,因价格问题与店员发生纠纷。警务区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双方请进警务室。面对调查,李先生声称 “商家以次充好,抬高价格”,而商家则表示价格经过物价局核价。民警发挥 “1+N” 矛盾纠纷调处法,和社区工作人员、义警一起,通过调查证实商家价格并没有 “以次充好”,价格合理,遂利用 “六尺巷” 典故进行劝导,一起纠纷得以化解。据了解,2024年8月份以来,古城警务区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处置矛盾纠纷50余起。
公安主导,多部门协商共处
在景区,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时有发生。“有困难找警察” 成为大众的共识,然而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与实际解决纠纷的效果有时并不成正比。结合实际情况,古城警务区牢牢把握 “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 的 “和合” 理念,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公安机关为主导,联合市场监管、城管、文体、社区、物业等多职能部门,在合力共治上下大力气、做足功夫。
为有效解决难题,强化整改质效,实现闭环和举一反三的长效管理机制,“古城警务区” 设立 24 小时报警服务热线和微信工作群,随时接受群众、商户和游客报警、投诉及求助。由公安机关为主导,把接报情况和受理的 110 警情根据事权进行分流,将属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事项流转到相应单位联处共治。同时,每周一古城警务区召集各职能部门开展联席会议,通报本单位上周工作情况,就本周拟开展工作特别是需要其他部门参加的联合整治行动进行协调和安排。
2024年10月5日,在联席会议上民警提出,有游客通过报警服务热线反映:古城景区停车位缺少,一旦遇到周末和节假日,导致难以停车并与管理人员发生争执。为有效解决问题,体现 “和合” 内涵,民警与古城物业、社区等部门工作人员到古城 4 处停车场实地查看,现场提出 “重新规划停车位、增设两个停车场” 的整改意见。随后,民警将整改意见向反映情况的游客进行反馈,得到其高度评价与赞扬。2024 年 8 月份以来,古城警务区联合物业等部门共解决问题 28 件。
合而求同,完善 “和合” 服务平台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礼让美德,也是 “六尺巷” 的文化精髓及美好愿景。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纠纷都有退让的空间。如何平息事态?古城警务区给出了一个多方合作的样本。
古城内有几家火锅、餐饮店与服装店、礼品店、茶叶店相邻。火锅、餐饮店烹饪或烧制食品时,油烟和异味飘向相邻的几家店铺,尤其是服装店和茶叶店经营受到较大影响。这些商户因此多次发生 “摩擦” 而 “失和”。古城警务区社区民警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后,首先进行调解。但双方互不相让,均指责对方。针对双方矛盾焦点在 “不肯退让” 上,民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以 “六尺巷” 文化精髓为导向,讲解 “六尺巷” 典故意义,就导致的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劝导大家 “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
通过协商,最终拿出了解决方案 —— 火锅、餐饮店改造吸油烟管道,使油烟通过引导气流向上空排放,避免影响左右相邻店铺,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举动让各家商铺恢复了往日的和谐,正如店老板李先生所说:“在古城做生意,图的就是这里的环境美,管理规范,和谐氛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