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矛盾了不能一直憋在心里,家人之间总要多沟通,生活才能顺心。”2024年12月初,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双城镇某商铺内,柘荣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正与社区专职调解员联动,对店主张女士进行心理疏导。经过调解,张女士一家终于展露笑容,矛盾疙瘩没了,张女士的经营压力也在家人的抚慰中悄然散去。
2024年,柘荣公安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善治巧为,共排查矛盾纠纷385起,成功调解373起,调解率达96.88%,让“和谐”二字深入人心。
“点面”结合,在排查化解上下“实功”
柘荣县公安局做实做细“派出所主防”工作,聚合街道社区力量,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摸工作,发挥网格员、楼道长、义警组织的末端触角作用,特别是对家庭、邻里、同住等平时易忽视的隐性矛盾纠纷,逐一登记、纳入视线,汇成民情“大数据”,在进一步“发酵”前介入处置。
“感谢你们的及时介入,避免了事态升级。”2024年10月10日,柘荣县工业园区某药业公司企业负责人向民警黄荣华表示感谢。此前,工程方和该企业因工程款问题引发纠纷。在民警、人民调解员、驻所律师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共识。
柘荣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辖区实有企业180余家、企业员工1万余名,涉企矛盾纠纷多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调’的方式,及时跟进调处企业、项目在合同履行、劳资关系、工资薪酬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城郊派出所所长魏石水说。
矛盾纠纷发生后,民警第一时间查明事实、固定证据,司法所调解员协助开展调解工作,律师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快处理、妥调处。自“三所联调”机制运行以来,共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7起,化解率达96.29%。
“内外”兼修,在公调对接上用“实劲”
平台横向打通,部门牵手联动。柘荣县公安局结合公安110接警实际情况,确定涉及医患纠纷、邻里纠纷、家庭成员纠纷、婚恋纠纷等4类纠纷事项,由“110”接处警系统分流至12348法律服务平台,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处置。
在柘荣,“有困难打110,纠纷化解打12348”正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统一接转以来,日均向12348法律服务平台推送非警务类民生服务诉求20余起,有效提升了110接处警工作效能。
此外,柘荣县公安局制定了接报处置纠纷求助警情微预案,明确公安110与12348联动处置流程。司法局12348工作办专线固定电话直接植入110指挥调度平台,110接警人员只需通过鼠标点击,即可实现与属地12348一键转接、三方通话。
在公调对接方面,柘荣县公安局依据现有处置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和联动事项,畅通流转渠道。对于不同程度的纠纷,派员机制按照由村居兼职人民调解员、乡镇一级专职人民调解员、县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的顺序依次处置。目前,已成功处置各类纠纷120余起,110与流转交办案件受理率达100%。
“上下”同步,在成果转化上求“实效”
2024年伊始,柘荣县公安局接到劳动部门移送的一起拖欠劳动者薪资报酬案,涉事公司拖欠工人工资达170余万元。
柘荣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化解专班,对该案展开调查。经查,福建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将中标的项目分包给陈某某等人,然而工程竣工验收后,双方因对于工程尾款结算的问题发生异议,受陈某某雇佣的20余名农民工在完成施工后因未能及时收到工程款,从而引发了讨薪事件。
因该起矛盾纠纷涉及三方主体,法律关系复杂,柘荣县公安局化解专班在对被欠薪的农民工进行核查、登记、制作询问笔录后,三次前往福建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所处地南平市延平区进行调查。
2024年2月4日,柘荣县公安局、住建局、人社局等部门经过多次协商,福建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陈某某达成支付协议,为农民工发还剩余工资款,有效化解了农民工欠薪隐患。这起矛盾纠纷的及时成功化解,是柘荣县公安局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柘荣公安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上积极做好排查预警、有效融入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多元解纷、持续做实调解,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