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群山环绕、湖汊纵横的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小镇,身着橙色马甲、巡防其中的生态义警则是小镇一道流动的风景。这是枣庄市公安局深化生态警务工作,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的生动一幕。近年来,枣庄市公安局以“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为工作理念,通过深化联动治理、严打犯罪等举措开展生态警务工作,主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枣庄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审议“昆仑行动”和生态警务工作,并将有关事项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统筹各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生态警长与山长、林长、河长、湖长、检察长等“六长”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形成“党政主责、公安环保主战、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枣庄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制定下发深化联合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环警联动合作协议等协作文件,在市、县两级生态环境局设立“行刑衔接办公室”、环警执法专班,配套建立联席会议、联动执法、联合督办、联合培训、联合宣传等制度机制,通过搭平台、建机制、组网络,共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能。他们通过搭建“行政执法+刑事侦查”无缝衔接的治理新路径,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领域长期存在的“移交难、监督难、合力难”问题。枣庄市公安局依托“行刑衔接办公室”和常态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基层基础工作、派出所联系点和生态警务站建设,以基层所队为主建单元,畅通市、县、所三级公安、环保联系渠道,以主动警务推动生态警务工作。近3年来,全市共召开行刑衔接联席会4次、座谈会15次,开展联动执法57批次、走访调研5批次。
同时,枣庄市公安局依托全市生态环境领域专家人才资源,定期开展公安环保大讲堂、骨干专家专题授课、案侦民警案例讲评等实训活动,分享案侦成功经验、典型技战法等,进一步提升民警的专业能力水平。他们还搭建实战应用平台,开发“枣安·食药环森”手机端微信小程序,实现数据实时汇聚、线索实时流转,从而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推动生态警务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