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警官,熙园小区有两家人因为楼上漏水问题吵起来了。”1月14日晚,大冶市公安局东风路派出所接到怡和社区网格员的电话称,辖区某小区一单元的两名住户因房屋漏水问题引发矛盾。社区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网格员和民警一起将问题原因进行耐心地说明和沟通协调,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解开双方心结,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
矛盾纠纷成功调处,治安隐患彻底消除,这是大冶市公安局推动“警网融合”的成效体现。自2024年3月起,大冶市公安局东风路派出所积极探索“网格+警格”双网融合工作模式,全面整合资源、打破共享壁垒,该机制运行以来,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走访帮扶群众100余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社区民警与网格员一起在辖区巡逻。
“网警联防”保平安
东风路辖区面积7.6平方千米,共有17个社区,常住人口20万,是大冶市城区管辖人口最多、警情最为复杂的基层派出所之一。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为民救助服务等都是社区民警辅警的重点工作,警事琐碎繁杂,只依靠民警辅警常常力不从心。
而网格员虽然人熟地熟情况熟,但面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往往缺乏法律知识支撑,遇事显得手忙脚乱。为取长补短,实现“1+1>2”,东风路派出所主动对接东风路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网格+警格”双网融合工作模式,激活了一线“平安细胞”。
“警格+网格”双网试点融合后,社区民警辅警们很快就收获了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所带来的便利,很大程度上为基层社会治理增加了优质的效能。
“网警联动”解矛盾
“袁警官,我楼上的住户,最近情绪好像有些不太对,晚上经常听见他们夫妻俩吵架的声音。”2024年12月12日,社区民警接到叶家坝社区网格员的电话。此时吕女士正在东风路派出所报警称,其丈夫将其戒指和家中仅存的现金全部拿走了,用于偿还赌债。
社区民警立即与网格员一起前往吕女士家中。据了解,吕女士老公没有工作,长期游手好闲,又沾染上赌博恶习,家中境况一日不如一日,夫妻二人多次爆发激烈冲突。经民警和网格员劝解,二人达成和解。同时,社区还协助帮吕女士的丈夫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其丈夫表示以后再也不赌博、好好照顾家庭。12月18日下午,吕女士送了一面锦旗送至东风路派出所,以感谢“警网”协作帮助其化解纠纷,挽回破碎的家庭。
这件事情的成功化解,是“警网”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的鲜活案例。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常态化参与社区党委、网格党小组会议以及“警格+网格”工作例会,协助网格员开展信息采集、安全防范、反诈宣传、纠纷调处等日常工作,最大限度延伸工作触角。将社区民警辅警全方位下沉至社区前沿阵地,让“独角戏”转为“大合唱”。
“网格+警格”模式启动后,网格员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优势与民警“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结。
“网警联合”齐宣传
一把蒲扇、几排板凳、几杯清茶……大冶市公安局东风路派出所民警和居民围坐一圈拉家常,听到居民的意见诉求,民警和社区干部们一边答疑,一边认真记录。自该机制运行以来,“警网”通过“平安夜话”“文艺会演”等方式开展各项普法宣传活动,共计80余场次。
1月10日,东鑫社区网格员吕芳华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小区1单元居民吴阿姨将大量散装酒、泡沫箱、废纸箱等易燃物品堆放在消防通道上。为了避免引发火灾,吕芳华遂上门沟通,然而吴阿姨拒绝整改。于是她将该情况告诉社区民警,当天晚上,民警与网格员一起入户宣传并告知危害,同时帮助吴阿姨将易燃物品妥善搬离。
察于未萌,止于未发。自“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后,东风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和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公告提醒、集中宣传、信息群发等方式,对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消防火灾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提醒,做到责任到人、宣传到户,确保辖区“盗抢骗”等违法犯罪问题和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2024年12月30日,东鑫社区联合社区民警在外滩首府小区组织开展了一场防诈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东鑫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辅警一直在不停歇地宣传:“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像刷单返利、上门安装净水器、扫码送礼物等,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提高警惕……”此次宣传活动只是网格化管理升级的一个缩影,通过“网格+警格”联动服务,街上的“反诈宣传员”多了,群众的安全感高了。
下一步,东风路派出所联合东风路街道将围绕网格精细化管理,将“网格+警格”打造成感知风险的首要触角、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守护安全的坚固防线、服务群众的优质窗口,确保需求在“网警”中发现,问题在“网警”中解决,服务在“网警”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