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是终点,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归队!”2025年3月,湖南省桂东县公安局为女警郭晓青举办了简朴但庄重的荣退仪式。郭晓青将自己35年的从警生涯凝练成一番真挚深情的退休感言。
郭晓青退休时为桂东县公安局四级高级警长,1990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多个岗位上历练,参与侦破多起大案要案,多次获评“先进个人”“优秀团干”,荣立三等功4次,荣获各级嘉奖11次。
鏖战—披刺前行
警徽下长大的孩子,骨子里刻着正义。受家庭熏陶,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满腔热情,郭晓青从警校毕业就去了基层派出所。
“警校毕业就该去最前线!”1990年,郭晓青扎进寨前派出所。寒冬赤脚蹚冰田救乘客,深夜伏案写就百余篇警营札记,便衣蹲守公交擒贼……
1994年底,郭晓青调入桂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成为刑侦战线的一名女民警。
“作为女警,出于对我们的照顾,分配岗位时,单位总会多几分关照。可我喜欢挑战,年轻时不奋斗,老来回头看必定有诸多遗憾。”当问及这些年这么辛苦值不值得时,郭晓青的回答和保尔·柯察金曾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遥相呼应了,他们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自己心中最壮丽的事业。
深耕—法理为根
经过刑侦大队8年、治安大队2年的学习、实践与积累,从刑法、刑事诉讼法到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郭晓青熟记于心,达到了“半夜接到电话咨询案件,也能直接指出适用何法律何条款”的程度,被年轻民警称为“行走的法典”。有人问秘诀,她指心口:“这里多较真一分,百姓的公平就多踏实一寸。”
2003年,郭晓青转岗法制大队,将“铁面”作风贯彻到底,却也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有人说我不近人情,可法律字典里没有‘通融’二字。”她抚着几本翻烂的法律书籍笑叹。恰恰是这样的“不近人情”,让郭晓青在任法制大队长期间,做到了无一错案的“高质量”。
“经手的案件一定是保质保量,法律不仅是武器,更是标尺,衡量着公安工作的温度与精度。”郭晓青坚定地说。
为提高全局执法质量和业务水平,她自己备课,将办案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和常用法律条文等整理成册,分批次为全局办案民警培训授课。她还将培训内容制作成试题,组织办案民警进行考试。
护荫—情系万家
2017年,郭晓青来到城关派出所担任法制员。换岗前,郭晓青向局领导表态:“虽然到派出所去了,只要局里有需要,攻坚克难冲锋陷阵,我没有二话!”此时郭晓青年近半百,却依然对公安事业充满干劲和热情。
2024年11月,一对邻居因为占地问题发生冲突,随后发生肢体冲突,闹到派出所来,都说自己吃亏受伤了,向民警讨公道。郭晓青了解事由后,让办案民警将双方带到自己办公室。
她先充分了解目前两家占地情况,又结合两家互殴行为进行分析,从情理法方面权衡利弊。这么一番话下来,双方的情绪都冷静下来,也开始思考后果,觉得邻里之间事不至此,剑拔弩张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法律是尺,但量人心更需温情。”郭晓青告诉年轻民警,“这种邻里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如果我们对双方进行处罚,恐怕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激化矛盾。”
在城关派出所7年多,郭晓青从没闲下来过,除了审核案卷文书,又整理了近年来民警办案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给所里办案民警专门培训了几次。也常常有其他部门的办案民警特地来找郭晓青请教。对于这些好学的同事,郭晓青“来者不拒”,全心全意帮他们解疑惑、释法条、指方向。
“脱下警服,但警魂永不褪色。”退休后,郭晓青将警服带回家中珍藏,却把警魂熔铸成生命底色。回顾35年从警生涯,她用半生坚守诠释何谓“把生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