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2时许,湖南省长沙市城区热浪滚滚。营盘路与芙蓉路交会路口,蒸腾的热气裹挟着汽车尾气扑面而来。这里是长沙最繁忙的路口之一。车流中,一个身着藏蓝警服的身影,正用一丝不苟的标准手势指挥交通——他就是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福大队二中队民警刘国清,群众和同事口中的“老刘”。
刘国清在营盘路口指挥交通。孙勇 摄
56岁的老刘,已在交通管理一线坚守了整整35年。烈日炙烤下,他目光如炬,紧盯往来车流,每一个指挥手势都精准到位。汗水浸透警服,在后背洇出汗渍印记。
“老刘,有位群众想找你咨询个事!”刘国清刚结束路口执勤,对讲机里传来同事呼叫。“马上就到!”刘国清立即前往中队调解室,发现一名女子正在焦急等待。“请问有什么能帮你的?”刘国清温和地安抚着,递给她一瓶矿泉水。女子的情绪渐渐平复,道出原委:她的家人近日遭遇交通事故导致多处骨折,对方虽负主责并已赔付了3万多元医疗费,却对后续高额治疗费用表示无力承担,双方因为赔偿问题产生纠纷。
刘国清耐心倾听,从双方角度细致分析,既讲解调解流程,又进行心理疏导。“谢谢您,刘警官,我心里敞亮多了!”女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并与对方约定了调解时间。“老刘是我们中队的标杆,更是群众信赖的‘金牌调解员’。”开福大队二中队指导员代斌介绍。
参加公安工作35年来,刘国清始终扎根一线,像一棵树,在滚烫的路面上站成了城市最坚韧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