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贵州省普安县公安局江西坡派出所聚焦“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以警务前置为切入点,做细做实社区警务,让警力切实触达村居社区,推动派出所工作提质增效。
延伸服务,警力最大限度下沉到一线
“茶场社区发生矛盾纠纷,有3名群众在茶林地对峙。”此前,江西坡派出所茶源街道警务室接到群众反映情况。
社区民警汤文松和辅警谭斌、警务助理岑吉奎,迅速前往纠纷现场,耐心倾听村民诉求,了解到矛盾的症结在于土地使用权无法确定后,立即组织综治中心为群众调解矛盾解决纠纷。“警力最大限度下沉到一线,可以更高效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汤文松说。
近年来,江西坡派出所全力落实“一村一警”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警力下沉。
在收茶警情高峰期,纳茶警务室充分发挥“家门口警务室”的优势快处快办,接警后由综合指挥室精准调度、高效指挥,属矛盾纠纷类或求助类警情由下沉的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处置,属案件类警情交由专业化的案件办理岗跟进侦办。
“纳茶警务室自使用以来,辖区发案数逐年下降,破案率持续上升,人民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江西坡派出所副所长柳汉华介绍说。
警力下沉村(社区),打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警务室把警力延伸到村,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充分利用警务助理优势协同警务室开展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护校安园等任务,全力确保“矛盾不升级、问题不扩大、服务不缺位”。
数据赋能,织密织牢防控网
“爸爸的名字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叫‘妈妈’,我家住在‘那里’……”听着萌娃的话语,江西坡派出所值班民警柳汉华顿时哭笑不得。
几分钟前,辖区热心群众郑女士抱着1名小女孩到江西坡派出所称:“我在路上‘捡’到个小孩。”
由于女孩年纪较小,陈述不清身份信息及家庭住址,郑女士又急着外出办事,便抱着女孩到派出所求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轻声安抚女孩的情绪,耐心询问小孩的身份信息,见小女孩无法提供准确信息,便迅速通过微信群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同时依托“平安黔哨”,仅仅用了10分钟便联系到了女孩的家属。
“我正急得到处找她,知道孙女在派出所我才放心下来,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小女孩的奶奶激动地说道。
“孩子的及时找回,得益于微信群的运用和辖区公共场所全方位的‘平安黔哨’视频。”柳汉华说。
近年来,江西坡派出所坚持用微信群与社区警务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将预警提醒、化解矛盾、安全防范等工作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使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触角更为灵敏,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防线更为稳固。
同时,针对辖区重点公共区域场所视频建设,积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平安黔哨”工程建设,召集学校、企业、医院、农贸场所等负责人召开会议,同步争取资金在公共区域及交通卡口安装视频进行补盲,并定期跟踪推进,汇聚“小力量”实现“大平安”。
群防群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治理
“我们积极探索建立茶园生态警务模式,与茶农建立联勤联防机制,开展治安巡防、安全知识宣传,为茶企发展注入公安‘新动能’。”柳汉华介绍道。
普安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茶源街道,拥有可采摘茶园面积约5.7万亩,每逢春茶产出时,有不少企业、商户前来收茶,三五成群的游客沿着观光漫游道游览拍照。
每逢新茶采摘时,江西坡派出所便会联合茶企保安等力量强化巡逻力度,开展安全生产、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将茶叶交易涉及的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民警讲得详细,茶农也听得认真。
“邻里、家庭、土地纠纷警情大占比大,消耗了不少警力资源。”柳汉华介绍,茶源街道辖联盟村、细寨村和茶场社区,总人口近4万人,情况复杂。
为此,江西坡派出所对接社区、街道办等部门组建巡逻队,并吸纳治安积极分子加入,充分借助队员人熟、地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将巡逻队打造成平安“前哨”。
每到节假日、赶集日、重大活动等时间节点,队员们都会与派出所民警联合开展巡逻防控,到街上给群众发放禁毒反诈传单,宣传禁毒反诈知识,同时将自己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反馈给派出所,有效保证了社会治安稳定。
4月8日,江西坡群众代某发现自己栽种的一棵李子树被同村的蒋某砍倒,便找蒋某理论。蒋某表示该地属于自家所有,且因该树遮挡到了阳光影响茶树生长,故将李子树砍了。随后双方因土地地界的问题发生争吵。
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联合村委会、土管所调查核实,同时联合周边群众安抚两人情绪。最终查明该地确属蒋某所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两家的土地纠纷成功化解。
“如今,群防群治力量持续发力,已然成为辖区一道靓丽‘枫’景。”柳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