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黔西南州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将再度回归。警察蓝、荧光绿守护绿水青山、群众平安,黔西南警营里的“劳模”用忙碌的身影,刻录下最动人的劳动时光。
出行路上的“平安指挥”
“他站在路上执勤,我们都觉得踏实。”这是周边出行群众对杨嘉昆的评价。
杨嘉昆(左一)正在部署交通疏导工作
兴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教导员杨嘉昆拥有13年的交通管理经历,无论是交通拥堵的疑难杂症,还是道路上的突发情况,对他而言都是“熟门熟路”。
“掌握道路的通行情况,就像熟悉社区情况一样,要勤看、勤记、勤思考。”杨嘉昆说。他的岗位在兴义市区沿线,涵盖了大型商圈、医院、学校和居民区,多条主干道,属于人流、车流密集区,他说每条道路都像“回家一样熟悉”。
随着黔西南州马拉松赛的兴起,万人马拉松、警察马拉松、欢乐跑、健康跑等大大小小的赛事在兴义举行,兴义市交通压力大了不少。
每次比赛,杨嘉昆总是提前到比赛现场实地查勘,合理优化赛道交通组织与管控,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马拉松赛事人流量、车流量比较大,对兴义的交通疏导工作具有挑战性。”杨嘉昆说,每次比赛,交管部门都会做好交通疏导方案,确保交通保畅。
五一节假日来临,最近几天,杨嘉昆奔走在峰林布依、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景区,对接踩点景区举办活动的情况。
“我们在节前提前了解景区活动情况,做好一景一交通方案,让游客有良好的交通体验。”杨嘉昆介绍,提前对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恶劣天气进行研判,重点路段增加警力布置,协调其他部门备勤联动,确保在五一假期出行高峰到来时能有效应对。
从事交警工作以来,杨嘉昆大多时间都在道路上,他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是在岗位上奔波,也习惯了时刻准备着出警。护航群众平安出行,他一直在路上。
剑胆琴心的“反诈先锋”
见到吴天合时,他很忙,忙着抽丝剥茧,分析一个个案件线索,沉着冷静地指挥抓捕犯罪嫌疑人。
1992年出生的吴天合是晴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负责反诈工作。吴天合接触到的电诈案件中,有很多都是网恋、刷单、投资等类型的诈骗。
吴天合(右二)收到群众送的锦旗
今年1月,家住晴隆县的小吴(化名)来到派出所报案称,被未曾谋面的“女友”诈骗了。
吴天合了解后得知,小吴通过某交友软件平台结识了自称单身女子的李某,二人在网上相谈甚欢,很快“甜美的声音”“姣好的面容”还有对生活无微不至的问候迅速让小吴“陷了进去”,一来二往,两人感情逐步“升温”,迅速建立了恋爱关系。这样“甜蜜的恋爱”,一谈就是5年多。
期间,深陷情网的小吴对李某可谓是有求必应。一直未曾谋面的李某以受伤、生病等各种虚假理由寻求小吴帮助,小吴多次转账给李某,总计14万元。
“这种网恋的骗局,很是常见。”看到小吴急得直跳脚,吴天合立即组织队员对其进行研判,落地核查,没日没夜的搜集相关证据,奋战在第一线,累了就“以盹代觉”,后锁定了“李某”的位置,并布控成功抓获,追回返还小吴被诈骗的资金8万元。
“要不是你,我这一辈子的血汗钱可就打了水漂……”看到小吴发自内心地向自己表达感激之情,吴天合更加坚定了严打诈骗案件,守好群众“钱袋子”的决心。
冻结、止付、查证、研判、追逃……类似这样的“竞速赛”,几乎每天都在吴天合和同事中间进行,在打击犯罪的征程中南征北战,吴天合有时一出差就是几个月,用他的话来说“反诈就是与时间赛跑,反诈民警快一步,就能为群众多挽损”。
如今,吴天合的办公室挂满了锦旗,但追赃工作和反诈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最近几天,他忙着带领队伍对近期涉“两卡”线索逐一研判,逐级查找开卡人,全面追踪抓捕。
扎根社区的“警营工匠”
早晨的万峰林,红绿相间的田野成片,村庄坐落其中,小河弯弯曲曲,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8时30分,兴义市公安局万峰林中心派出所辅警刘泽伦便跟随社区警务队其他4名民警辅警一起进入社区,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刘伯,又开始走访了啊,吃块油炸饼再走。”刚走进乡愁集市,隔着老远,小吃摊位上的严老板便和刘泽伦打招呼。刘泽伦在派出所工作了33年,每天走街串巷,整日泡在辖区里。
深入辖区开展防火防盗宣传。张琪薰摄
“社区工作琐碎而庞杂,只有用心,才能做好。”刘泽伦说,万峰林作为国家4A级景区,人流量大,常有小纠纷发生。
刘泽伦在民警带领下,经常以“打赢坐牢、打输住院”等接地气的话语给商户、游客算清楚“违法犯罪成本”。“利害说清楚了,老百姓自然就不动手了。”刘泽伦笑着说。
多年来,刘泽伦带着一副既有耐心又有韧劲的好脾气,让有始有终、件件有回音的工作作风,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几天前,刘泽伦准备在值班室小憩,突然接到警情称,辖区韦大爷与租客大吵了起来,为防止矛盾激化,一行人急忙赶到现场。
经了解得知房东韦大爷为租客孙女士找来安装防盗窗的师傅,后因孙女士常带人到家里,过于吵闹,心生不满,便故意要求孙女士支付安装费,孙女士不愿,两人互不相让。
“如果问题不解决,他们以后还是会继续争吵。”刘泽伦通过三个多小时的讲事实、摆道理,最终双方满意地签了和解协议,孙女士搬出房子,韦大爷退还剩余房租并支付安装费。
在辖区,刘泽伦的手机每天24小时开机。平均下来,刘泽伦每天要接到五六个群众打来的电话,有咨询法律知识的,有求助户籍问题的,有时甚至一项法律条文要解释一两个小时。刘泽伦不会觉得烦,村民有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打电话给自己,他觉得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弯下腰,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刘泽伦说,“社区的工作不可能做到完美,我只能真心实意地尽可能把每项工作做好,以真心换真心,用真情换真情。”
从工作中到生活里,稳重和豁达,做事不推诿,常常主动请缨,刘泽伦对工作有着自己的门道和方式。战友们表示,他就是所里的“宝”,向他请教疑难杂症,总能受益匪浅,提升自身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