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近年来,云南省姚安县公安局立足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创新警务新模式,全力确保社会平安稳定,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姚安、法治姚安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警务关口前移 推进“旅游警务”
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姚安县光禄古镇近年来着力打造旅游产业,并逐渐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观光、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旅游小镇。为更好地护航景区旅游,姚安县公安局全力做好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推出便民服务措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护航古镇旅游经济发展。
依托一个警务室和一个警务工作站,把警务关口前移至景区,对各类消费纠纷、投诉纠纷第一时间现场调处,最大限度压缩处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有效化解景区矛盾纠纷,为游客打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组建安全隐患摸排整治工作队伍,采取“车巡+步巡+网巡”相结合,动态调整巡逻模式,持续提高巡逻防控频次,屯警街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强化源头管理,筑牢交通安全防线。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知法守法和自我防护意识;从“人、车、路”等源头上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常态化开展“减量控大”“一盔一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古镇景区、辖区内国道、省道、县道合理部署警力,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花季警务”
近年来,姚安县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将鲜花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姚安公安创新性地开启了“以花为令”的警务模式,为承载着美好祝愿的艳丽花卉再添一份平安与和谐。
市声嚷嚷,难免口角之争。针对市场矛盾,“花季警务室”联同其他相关部门开设矛盾纠纷调解窗口,多举措化解矛盾纠纷,不让个别“小误会”影响发展“大格局”。同时,民警还以“警务围着需求转,民警围着群众转”为理念,组织业务大队民警和社区民警入驻警务室,随时为游客和商户提供便民服务,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公安为民服务的力度和温度。
民警还指导花农自主补齐监控设备,让花农足不出户就能实时看到花棚情况,消除防范死角。通过人力+科技、专业+辅助、大棚+村居相结合,建设完善了包含花农组团“包片巡”、治保力量“自主巡”、视频监控“智能巡”的“三巡”模式,共同守护花卉大棚平安。
聚焦主责主业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姚安公安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落实每案必研、逐案必盯、类案必串的“三必”机制,围绕“小案快侦、盗案多破、有赃即追”目标,打团伙、摧网络、斩链条,并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破获侵财民生小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姚安公安始终坚持“打击就是最好的防范”原则,依托“日会商、周研判”机制,整合“现代+传统”手段和侦查办案部门警力资源,不断完善人员信息网络,将手段和资源、数据和信息有机结合,密切业务警种与派出所的协作配合,构建高效合成作战模块,力争最短时间侦破案件、最大程度减少群众损失。加速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立“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整合警务资源力量,打通警务运行环节,确保了信息畅通、指挥高效、行动迅速;建立“真扁平、秒同步”的运行机制,实现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快速发现和精准打击。
坚持“建为用、用为战”的理念,创立“合成作战战训基地”,各打击警种、派出所民警实时入驻、轮值轮训、跟班作业,为各警种和实战单位提供“7×24”小时数据、资源、信息支撑,形成打击犯罪的强大合力。同时硬件提档软件升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后,法制大队集体进驻,对执法办案进行靠前监督,提供就近指导、审讯攻坚。
截至目前,侵财案件立案同比下降72%,破获案件同比上升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