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边境女子普法服务队奏响普法宣传交响曲


2021年7月,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勐烈边境派出所和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啊分站各组建了一支女子普法服务队。 女子普法服务队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坚持“警务工作推动到哪里,普法宣传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导向,在国门边境奏响了普法宣传交响曲。 警花变身普法队员 勐烈边境派出所位于江城县城区的勐烈镇,辖区既有城市功能,又有乡村形态,具有社会结构多元、边情民情复杂、管控形势严峻等特点。 “我们这支由12名女民辅警组成的女子巡逻防控队,在开展巡逻防控时‘变身’普法服务队,同步开展普法教育。”勐烈边境派出所所长廖宇这样说。 该所女子普法服务队充分发挥亲和力强、工作细致耐心的优势,结合人熟、地熟、语言熟等特点,一有空闲就入户普及法律知识,一有机会就主动收集社情民意,一遇矛盾就及时进行耐心调解。 2021年开始,该所辖区有2000多名工人参与勐绿高速公路建设,涉及土地、劳资等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同年12月,位于朵把村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部发生了一起工伤事故,双方因赔偿金额不能达成一致产生矛盾纠纷。 该所女子普法服务队把法律讲解在先、把风险评估在先、把责任捆绑在先,会同司法、综治等多部门把调解过程变成群众学法的过程,起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应。 在普洱市出入境流量最大的口岸——孟连口岸勐啊通道,出入境旅客有些不了解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 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啊分站从出入境旅客法律需求入手,挑选7名法律业务精熟的女民警,成立“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一声声亲切的“您好”,一张张甜美的笑容,一句句认真的答疑,特殊的普法方式赢得了出入境旅客的一致好评。 亲切亲和普法非常赞 江城县具有“一城连三国、三江共环绕”的特殊地理位置,与越南、老挝接壤,语言相通、风俗相近,历来交往比较密切。 针对这一情况,勐烈边境派出所女子普法服务队以国际执法合作为抓手,与毗邻国家执法部门多轮次开展“双语双边”普法宣传,鼓励发动10名会双边语言的少数民族群众与女警共同把有温度的“法”送到边民群众身边,为中老越边境治安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大家要仔细看完这份承诺书,遵守好我国出入境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作为本地人的女子普法服务队副队长王秀芬,在利用双语为边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时,发放印有法律知识的“三国语”手册资料、手提袋、扑克牌等物品,引导边民群众坚决抵制非法出入境、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 女子普法服务队还定期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对外籍学生开展“双语”普法教育,把法律知识的“种子”厚植在小学生脑海中,进而通过外籍学生带动家长共同遵守双边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维护双边稳定。 “孟连口岸的边检警花英姿飒爽,亲和体贴,讲解法律知识非常赞!”从事跨境运输的货车司机岩嘎如是评价。 2021年8月,岩嘎第一次从事跨境运输,不了解车辆出入境相关法律法规,便来到口岸进行咨询。民警邹凯佳热情解答了他的问题,岩嘎便主动将普法宣传单带给同行一起带到境外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法律宣传效果。 构筑反诈防骗金钟罩
“大爹大妈,发现违法行为和线索要及时向派出所举报揭发。”勐烈边境派出所女子普法服务队队长晏婷婷宣传非法出入境、电信诈骗、跨境赌博等涉边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教育引导辖区群众增强防范意识,积极参与到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中来,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这样的普法方式让我们老百姓易于接受,大家法律意识明显高了很多。”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杨陆英对女子普法服务队独具特色的普法方式竖起大拇指点赞。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桥头村村民的法治意识显著提高。2021年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该村党支部也被中共云南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11月5日,一名年轻女子来到勐啊分站出境大厅欲出境,民警金田子通过询问,察觉这名女子可能被境外电诈人员蛊惑,于是对其宣传讲解电信诈骗常见的种类、作案手法、防范方法,通过耐心解释、温和劝解,该女子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 长期以来,“国门警花普法服务队”重点对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等易受骗重点旅客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充分发挥普法工作的积极作用,筑牢国门口岸的安全屏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