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边陲,有这样一群年轻的戍边人,他们用“用青春之力量,守卫青春之国门”。
“我的奖章是群众给我颁的”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熟、有感情。”伍国庆是云南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勐啊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1994年出生的他已经戍边11个年头,他真心真情服务辖区群众,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伍警官”。
“警官,你是哪个单位的?以前都没见过你。”一开始,在边境村寨,大家觉得这个警官年轻、没经验,不想跟他交流。
“想真正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只有走百家路,串百家门,才能知百家事。”“小伍”从老民警那里学得经验后,便开始实践。
群众不认可说明工作不到位,从来不服输的“小伍”工作干劲更足了。他走遍了辖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熟悉每家每户的情况:谁家有猪圈,谁家种蔬菜,哪家盖了新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辖区大事小情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这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那句“警官”逐渐变成了听着亲切的“小伍警官”。而他对待辖区群众都是“大事小事事事上心,难事易事事事尽心。”
2019年11月9日,伍国庆帮助失散8年的流浪汉找到家人,这件事在村寨里传开后,群众对他更加信任,很多群众甚至与他无话不谈。“老百姓们愿意信任我,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找我,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成为老百姓可以信赖的人。”谈及自己的工作,伍国庆一脸自豪地说道。
“大爹、大妈,半夜出现在寨子里鬼鬼祟祟的人,大多是来干坏事的,看见了要马上通知我。” 伍国庆所在的勐啊警务室距离界河不足百米,处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最前沿。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伍国庆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积极发动辖区群众参与到维护边境安全中来。
很快,这位“平凡”的社区民警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2021年,伍国庆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赶往现场处置,成功查获一起特大毒品案,“小伍”也因此荣立一等功。很快,消息在辖区传开,每当“小伍”来到辖区,村民们都会围拢过来恭喜“小伍”成为一等功臣。而此时,“小伍”都会握着村民的手说:“这是我们大家的功劳,我的一等功是我们所有的辖区群众给我颁的。”
担任社区民警以来,伍国庆通过群众举报查获毒品案件11起,缴获各类毒品550余千克、易制毒化学品13吨;查获走私案件4起,案值26万余元,因禁毒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那一年,她18岁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我叫张迪,今年二十一岁,是一名缉毒民警。”在《2022年中国诗词大会》第八期节目中,这位“00后”的女缉毒警一经亮相,就颠覆了大家对于缉毒英雄的固有印象,很难想象这个笑起来齁甜的小姑娘已经两立军功章了。
初到易武边境检查站的张迪跟随班长从最基础的看证件、观表情、摸物品、闻味道学起。在这里,她认识了各种各样毒品样品,见识了“白色魔鬼”的可怕。
那段时间,从小不服输的她“加班加点”背记理论要点,不论打扫卫生还是排队吃饭都“念念有词”。查缉手册已经被翻卷了边,备忘录里也满是查缉技巧,甚至连做梦都是查获毒品。
成长没有捷径,日积月累的沉淀,才能练就一身过硬本领。2018年9月的一天,张迪排查一张小型物流车,她锁定一单27件的茶叶开始拆箱,然而连续拆开几件都没有收获。“毒品查缉一定学会逆向思考,要把感觉不可能变成可能。”耳边响起师父的声音,她打起精神继续检查,打开第六个纸箱时察觉不对劲,“不对呀,茶饼之间怎么没有凹凸的缝隙。”她剥开竹叶,发现里面的黑色塑料袋包裹着冰毒。最终在27件茶叶中查获冰毒19千克,荣立个人二等功,这一年,她18岁。
“年轻是我与毒贩战斗下去的资本,毒品一日不绝,我的工作一刻不会停止。”这是张迪最纯真且坚毅的想法。
“每一位缉毒警察,包括我自己,都不想再因为缉毒而立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天下无毒的心愿才会实现。”
这个“90后”副站长不一般
2024年2月,临沧边境管理支队表彰大会刷爆朋友圈,5位荣立一等功的民警、8位荣立二等功的民警,在表彰大会后拍摄合影时,却“躲”到了战友的身后,沉甸甸的荣誉由站在前排方便出镜的战友替他们捧起。
1993年出生的张绍津(化名)便是其中的一名“无名英雄”。
随着去年《神秘的“中草药”》、《一车茶叶》两个禁毒专题片在中央电视总台《一线》、《今日说法》栏目播出,惊心动魄的禁毒一线让大家了解了这位英雄和他战友的故事。
“当时为了盯这起案子,我们几乎两天两夜没怎么合眼,困得不行的时候我们就吃洋葱,鼻子和眼睛一呛,困意也就不怎么感觉到了。” 张绍津回忆道。
202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张绍津担任军赛边境检查站副站长。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传统+科技融合”为导向的查缉办法。
他主动在站内教方法、讲措施、传经验、建专班,激发了全站民警辅警的工作热情,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不断推进现代化智慧边境检查站建设,军赛边境检查站实现了由“后知后觉”向“先知预警”、由“粗放检查”向“精准查缉”、由“人工查验”向“多域感知”的三个转变。
谈及立功获奖,他却说:“临沧的地理位置不会变,我的工作职责不会变,这份荣誉属于我,更属于我的战友们!”
“黑成煤炭也值啦”
“您好!边境检查,请打开行李,出示证件并接受查验!” 当车辆进入木康边境检查站执勤现场,民警钟履鹏正在认真核查进入德宏边境地区的人员车辆信息,动作干净利落。
2019年,1995年出生的钟履鹏主动申请到木康边境检查站工作。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及执勤岗位,钟履鹏不断加强学习有关执法执勤的各种法律政策法规,刻苦钻研缉业务,在执勤场,时刻跟在老同志身后,随身携带小笔记本记录战友们的查获经验,不管严寒酷暑、晴天雨天,总是能看到他一丝不苟查车验证、翻货车、钻底盘的身影,从一开始的业务“小白”到逐渐能够独立完成公开查缉任务,
2023年1月21日,除夕夜,一辆运送木炭的车辆趁着夜色驶入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查缉现场。询问中,高昂的运费、不合时宜的时间瞬间引起了钟履鹏的警觉。
如此廉价的货物却要在除夕夜千里迢迢运到内地,这肯定有问题。钟履鹏和战友都没有放弃,他们爬上满是木炭渣的货车顶部进行查验,钟履鹏和战友们大汗淋漓、全身沾满炭渣,眼睛也被模糊地睁不开眼。在三个小时的查验后,钟履鹏和战友们从货仓内查找出共计12件外包装编织袋较新且颜色不一致的货物,后经鉴定称量为毒品冰毒,重达92.45千克。
“我们最终还是找到毒品了,没让毒品流入,黑成‘炭’也值了。”回忆起在木炭中找到毒品的场景,钟履鹏笑着说道。
青年人有着不竭的天赋和灵感,那便要做那无人企及的高岭之花;有着不息的活力与能量,那便要登那极目远眺的凛然之峰。“青年”二字,对于驻守云岭雄关4060公里边境线的青年民警重若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