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龙门派出所树立“警务跟着民心转,民警围着群众转”的工作理念,下大力气做好服务、巡逻和解困这三件与群众最密切相关的事,受到辖区群众的交口称赞。
从细节着手做优警务服务
“警察同志,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周到了,太感谢你们了!”2025年1月7日,龙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实践“背包警务”的过程中接到群众高女士求助,其母亲今年95岁,一直瘫痪在床,需要办理住院手续,但身份证丢失造成了医疗不便。社区民警了解情况后,和户籍员携带设备前往高女士家中上门服务,为老人采集了照片和信息,老人家属对派出所将办事窗口“搬到”群众家里的举措赞不绝口。窗口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更是展现警民鱼水情的桥梁。
龙门派出所积极推行“快事快办、特殊情况上门办”以及“跨省通办、线上办”等各项便民服务,将被动服务转变为靠前服务,缩短群众办事时间,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
在提供网上便民服务方面,龙门派出所将群众接触最多的户籍申办业务从窗口向网上、掌上的“平板”平台拓展,使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通过“互联网+公安服务”平台就可办理新生儿户口注册、证件挂失申办、户籍信息变更等业务,确保平台受理事不过夜,并对办理进度通过平台进行每日公示。同时,组织驻村民警向村民细致讲解平台注册方法及各项业务办理流程,提升平台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应用频率。此外,由民警对不熟悉网上办事的群众进行全程协办,对材料不齐全“容缺审查”,为中高考学生以及老弱残孕等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针对节日返乡办证难等常见难题,龙门派出所还推出了所长坐班、先行审批、资料填写“搭把手”、事项办结再核验、假期预约不空跑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掌上平台坐享便捷公安服务。
从夜巡发力织密街巷防控
2024年12月15日晚19时许,龙门派出所民警夜间巡逻防控时,发现一名老人徘徊在路边,表情慌张迷茫,于是下车询问情况。了解到老人是在路口突然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民警迅速询问老人家属、住址、村干部等相关信息,最终将老人安全护送回家,得到老人家属的肯定和赞扬。
龙门派出所建立全方位巡逻防控布局,对龙门镇夜间重点地点、场所和部位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夜间“警力常在、警车常巡、警灯常闪”,以警色守护安全,最大限度遏制夜间发案苗头。2024年以来,龙门派出所在夜间巡逻过程中处置警情283起,帮助群众500余人,向沿街商铺宣传安全法律知识300余次。
为了把背街小巷建成让群众安心放心的“安全港”,龙门派出所提出了“一巷一档案,一街一施策”的思路,逐条街巷建立治安状况和技防设施档案,结合每条街巷发案规律和特点划定背街小巷防范等级,分批分类对每一条背街小巷治安问题进行梳理治理,使背街小巷处处灯亮路畅,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全覆盖,并结合背街小巷分布情况,同步规划建设监控视频防范平台,使背街小巷治安状况即时传送到派出所监控室,给背街小巷治安防范配备了“千里眼”。
从帮扶解困融入群众身边
2024年12月25日凌晨3时许,龙门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孩子离家出走。值班民警辅警接警后迅速出动,通过夜间覆盖查找、日间联动村组、社区走访调查、警民转发朋友圈扩大寻找范围等方式,于次日19时成功找到孩子,将孩子安全护送至家长身边。事后,家长为龙门派出所赠送锦旗表达对派出所工作的肯定和感谢。
每年因家庭矛盾离家人员占走失类警情九成,为快速寻回离家人员,龙门派出所对寻人工作建立“快接快寻”机制,从日常工作中摸排到的各类纠纷问题为线索开展寻找,同时发动社会各级力量支持寻人工作。2024年以来,龙门派出所共找回10余名走失人员。
龙门派出所按照“实事怎么办,群众说了算”的要求,在辖区“问计于民、帮困于民、解忧于民、送暖于民”,全所警力分片、分时段沉到群众身边,排查解决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为了精准对接群众所思所想,他们用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警务服务的精准度,通过警民联动互动,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确保“掌握民意不留空挡,服务群众不留瑕疵”。他们定期不定期地邀请群众走进派出所座谈,集中警民智慧合力“会诊把脉”,先后将60多名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的群众代表纳入警民互动智囊团,使群众的意见建议拓展到服务群众和队伍建设每个领域和每个时段,虚心向群征集对派出所工作改进的“金点子”,让派出所服务群众的“招数”越来越多。